亲戚突然被短信催贷?别慌!教你三步冷静应对,避免亲情连坐陷阱

金融债务33秒前1

“尊敬的用户,您亲属XXX在我司贷款已逾期,请及时督促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一条简短的消息,像一颗小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脑子里全是疑问:他什么时候借的?借了多少?我是不是要还?会不会影响我?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执业十多年、处理过上百起民间借贷和金融纠纷的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收到这类短信,不代表你要替他还钱,更不等于你已经被起诉或列入黑名单,但这件事,必须立刻重视,理性应对。

亲戚突然被短信催贷?别慌!教你三步冷静应对,避免亲情连坐陷阱


第一步:稳住情绪,搞清“你是谁”?

首先得弄明白——你在这笔贷款里,到底是什么角色?
很多人一看到“亲属”“连带责任”就慌了,以为血缘关系天然背债,错!法律上,亲属≠担保人≠共同借款人

如果你只是“亲戚”,没签过任何合同,没做过担保,甚至连这笔贷款的存在都不知道,那你大概率就是个“信息联系人”或“紧急联系人”,金融机构发短信给你,更多是施压手段,希望借助亲情关系督促还款,而不是认定你有法律责任。

✅ 正确做法:

  • 别冲动回款,更别轻易转账。
  • 先联系这位亲戚,确认贷款事实、金额、平台、是否本人操作。
  • 保留短信截图,防止后续被恶意骚扰。

第二步:查清贷款性质,判断风险等级

不是所有贷款都一样,关键看三个点:

  1. 放款机构是谁?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网贷平台?
  2. 是否有担保或共签?有没有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签名、人脸识别记录?
  3. 逾期时间多长?刚逾期几天,和逾期一年以上,后果天差地别。

⚠️ 特别提醒:
如果亲戚借的是高利贷、套路贷、非正规网贷,甚至冒用你的身份信息贷款——这已经涉嫌违法!必须立即报警,并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而如果是正规平台贷款,哪怕你只是“紧急联系人”,也可能面临频繁电话骚扰,甚至被PS伪造“催收函”恐吓。合法催收不能侮辱、威胁、泄露隐私,一旦越界,就是侵权。


第三步:该帮则帮,不该背锅坚决不背

人情归人情,法律归法律,你可以选择帮助亲戚渡过难关,比如协助协商延期、分期,或者建议他申请债务重组,但如果你经济能力有限,或对方屡教不改,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背上不属于你的债

现实中太多案例:父母替子女还贷,兄弟替姐妹兜底,最后自己信用破产,家庭反目,法律从不鼓励“替罪羊”,也不认可“亲情绑架式还款”。


以案说法|表弟网贷百万,表哥被催十年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件:当事人张先生突然接到数十个催收电话,说他表弟借了某平台80万未还,他是“直系亲属”,必须负责,张先生起初吓得想凑钱,后来发现表弟根本没让他做担保,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是随便填的。

我们介入后,向平台发律师函,指出其滥用“亲属”概念、骚扰无关第三人,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金融催收公约》,最终平台道歉并停止骚扰,张先生也成功维护了自身权益。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保护的是责任边界,不是情感勒索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为你撑腰

  • 《民法典》第681条: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由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没有书面保证合同,不构成担保责任
  • 《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需“共签共认”或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普通亲属不自动承担债务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他人个人信息。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催收公约》第13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方,不得虚假陈述法律责任。

律师总结|守住底线,才是对亲情最大的负责

收到亲戚贷款逾期的短信,确实让人心乱,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真正的成熟,不是盲目牺牲,而是在理解与共情中守住法律底线,你可以关心、可以劝导、可以协助沟通,但绝不应成为他人财务失控的买单者。


👉 没签字=没责任
👉 被骚扰=可维权
👉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亲情宝贵,但信用和人生同样不可重来,面对债务风暴,做那个清醒的掌舵人,别让一条短信,掀翻你人生的船。

——
本文由资深民事律师撰写,基于真实司法实践提炼,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建议携带材料面询专业律师。

亲戚突然被短信催贷?别慌!教你三步冷静应对,避免亲情连坐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银行卡逾期了别慌!征信记录查询全攻略
« 上一篇2分钟前
×
15
2025 10

亲戚突然被短信催贷?别慌!教你三步冷静应对,避免亲情连坐陷阱

“尊敬的用户,您亲属XXX在我司贷款已逾期,请及时督促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一条简短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