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怎么交?交多少?什么时候能领?一文讲透,别再被忽悠了!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聊起“企业年金”这个词?有人说它像“第二养老金”,有人却一头雾水:“这玩意儿到底怎么交?我能不能参加?以后真能拿到钱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企业年金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有没有想过,等退休那天,除了每月固定的养老金,还能再多一笔“小金库”?这不是梦,而是真实存在的——企业年金。
很多人听到“企业年金”四个字,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跟我有关系吗?”
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尤其在国企、大型民企或外企工作的朋友,很可能你的工资条里已经悄悄藏着这份“隐形福利”。
但问题来了:企业年金到底怎么算?我缴了多少?公司又出了多少?将来退休真能领到钱吗?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笔账给你算得明明白白。
先划重点:企业年金 ≠ 社保里的养老保险,它是“第二支柱”养老金制度,属于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计划。
简单说,就是你和公司一起往一个“专属账户”里存钱,这笔钱长期积累、投资增值,等你退休后可以按月或一次性领取,相当于给晚年生活加个“安全垫”。
注意:不是每家公司都设立企业年金,目前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没提过这事,那大概率是没有设立。
企业年金的钱,来自两部分:个人缴 + 单位缴。
个人缴费:一般是你工资的4%以内,由公司代扣代缴。
比如你月薪1万,个人缴4%,那就是每月400元进入你的年金账户。
单位缴费:企业为你缴纳的部分,通常不超过你工资的8%。
还是按1万月薪算,公司最多可缴800元/月。
也就是说,每月最高合计1200元进入你的专属账户(4%+8%),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具体看公司政策,有些企业可能只缴5%甚至更低,也有慷慨的直接顶格上。
这些钱不会躺在账户里吃灰,而是由专业机构统一投资运作——买债券、基金、固收类产品,实现稳健增值,收益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年化收益率一般跑赢银行定存。
别以为所有钱都是你的,企业年金账户分为:
举个例子:公司规定服务满3年,单位缴的钱才完全归你,如果你干了两年就离职,可能只能带走50%,剩下的“作废”或退回企业。
企业年金也成了留住人才的一种手段——越稳定,拿得越多。
等到你退休、出国定居、身故这三种情况,才能动这笔钱。
最常见的领取方式有四种:
提醒一句:千万别想着提前支取!除非极端情况(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否则一律不允许,这是为了保障养老功能不被滥用。
老张在某电力集团工作了28年,今年60岁光荣退休,他一直以为退休金就靠社保,结果财务通知他:除了每月5800元基本养老金,还能额外领2300元企业年金!
怎么回事?原来,过去20年,公司每年为他缴纳约9600元(8%),他自己也缴了4800元(4%),加上投资收益复利滚雪球,账户余额累计达72万元。
他选择按月领取,预计每月可拿2300元,持续25年左右,这一下,晚年生活质量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在他45岁时还经历过一次“归属考核”——当时公司改制,要求员工服务满5年才能保留全部单位缴费权益,老张刚好差半年,差点损失近8万元,幸亏工会介入协商,最终按比例折算保留了大部分权益。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缴了多少,更要清楚归属规则和时间节点,关键时刻能省一大笔损失。
根据《企业年金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令第36号)相关规定:
这些都是白纸黑字的保障,别让单位“口头承诺”糊弄你。
企业年金,表面看是公司福利,实则是个人养老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多一笔收入”,更在于它具备强制储蓄+长期复利+税收递延三大优势。
作为律师,我建议你: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养老不能全靠国家,也不能指望子女,真正的安全感,是你自己账户里那个不断增长的数字。
企业年金,或许就是你通往体面退休生活的第一块踏脚石,现在不问,退休时再后悔,就真的晚了。
企业年金怎么算?退休多拿一笔钱,到底能领多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想过,等退休那天,除了每月固定的养老金,还能再多一笔“小金库”?这不是梦,而是真实存在的——企业年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