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怎么交?交多少?断缴会怎样?一文说清所有疑问!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同事在聊“企业年金”?尤其是国企、央企或者大型民企的员工,常常听到“我们单位有年金”、“年终多发一笔钱是年金到账了”,可你一头雾水: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是不是像五险一金那样强...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同事聊起“企业年金”这个词?有人说公司给交了,退休多一份保障;也有人一脸茫然:“这玩意儿是啥?跟五险一金有啥区别?”更有人问:“我工资不高,能不能不缴?”“要是换工作了,钱去哪儿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企业年金到底怎么缴?谁该缴?缴了有什么好处?断了又会怎样?

首先划重点:企业年金不是法定强制缴纳的项目,不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那样,单位不交就是违法,它属于“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说白了,是企业给员工的“额外福利”。
但注意!一旦公司决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那就不能“想当然”地操作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走流程:开职工大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方案,向人社部门备案,选择受托管理机构,设立个人账户……一步都不能少。
简单理解:
👉没年金?正常,很多中小企业还没这个条件。
👉有年金?恭喜,说明公司愿意为员工长远打算。
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出的,就像两个人一起往同一个“养老存钱罐”里放钱。
举个例子:
小王月薪1万,公司建立了年金计划,约定企业缴5%,个人缴2%。
那每月:
这笔钱不是现金发给你,而是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作,比如买债券、基金等,长期复利增长,等到退休才能领。
这里特别关键!企业年金账户里的钱,不是一进来就完全属于你。
它有个“归属权”的问题。
通常企业年金分为两块:
这叫“权益归属期”,相当于公司在用年金留住人才,如果你干了两年就跳槽,企业缴的那部分可能只能带走一小部分,甚至一分没有。
别以为年金账户多了几万块,就等于自己赚到了。看得见的数字,未必拿得走。
现实中很多人担心:万一公司效益不好停缴了?或者我自己离职了,年金是不是就“打水漂”了?
答案是:不会打水漂,但要看情况。
记住一句话:只要钱已经归属你,哪怕换了八家公司,这笔钱也跟着你走,国家管着呢。
小李在某制造企业工作4年,公司有年金计划,企业每年为他缴6000元,第5年年初,小李跳槽去了一家初创公司,原公司年金计划终止。
离职时,小李查账户发现,企业缴的2.4万元只归属了1万元,剩下1.4万“没了”,他不服,起诉公司要求支付全部金额。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该公司年金方案明确规定,“服务满5年,企业缴费部分100%归属”,小李未满5年,仅归属40%,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驳回诉讼请求。
启示:签劳动合同、看年金方案时,一定要关注“归属规则”,别等到离职才发现,自己“亏”在了细节上。
简单说:国家允许企业设置“归属期”,但最长不能超过8年,保护员工权益。
作为律师,我经常提醒客户:企业年金不是眼前的工资,却是未来的底气。
它不像社保那样强制,却体现一家企业的责任感;它不保证高回报,但胜在长期稳定;它可能因为跳槽而“打折”,但只要坚持积累,终会成为退休生活的“压舱石”。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年金,别嫌扣了点工资就抵触——那是你在用今天的“小牺牲”,换明天的“稳收入”。
如果你的公司还没有,也不必焦虑,可以关注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个人养老金制度等其他补充渠道。
养老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续力。
企业年金,就是你在这条路上悄悄埋下的“能量补给站”。
搞懂它、重视它、规划它——未来那个退休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清醒的自己。
企业年金怎么缴?缴多少?断缴会怎样?一文说清你的养老第二支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同事聊起“企业年金”这个词?有人说公司给交了,退休多一份保障;也有人一脸茫然:“这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