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怎么交?单位不缴怎么办?一文说清你的第二养老金
你有没有想过,退休后除了基本养老保险,还能多一笔稳定收入?不是理财产品,也不是靠运气的基金定投,而是——企业年金,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就像是你工资之外悄悄攒下的“养老私房钱”,由企业和你自己一块儿交...
先说清楚,企业年金不是国家强制交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它属于“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给员工交完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一项长期福利制度,说白了,就是老板愿意为你未来的退休生活再加一份保障。
但前提是:公司得有这个意愿,还得有钱,所以国企、央企、大型民企常见,而小公司基本没有。

别被术语吓到,其实计算逻辑很简单,记住这三点:
举个例子:
老张月薪1万,公司按8%为企业缴费,他个人缴4%。
那每年进他年金账户的钱就是:
企业缴:1万 × 12个月 × 8% = 9600元
个人缴:1万 × 12个月 × 4% = 4800元
合计:44万元/年
这笔钱不是现金发给你,而是放进你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叫“归属权”。
这就像公司给你发期权,干得越久,拿得越多,年金也成了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
企业年金账户里的钱不会躺在那里睡大觉,而是由专业机构投资运作,比如买债券、基金、固收类产品,赚取收益。
假设年化收益率4%,老张坚持缴20年,每年入账1.44万,到期本金加收益,账户余额可能突破40万元以上!而这笔钱,只等他退休后按月或一次性领取。
别急,这钱不是想取就取的,根据规定,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才能领取:
领取方式有三种:
大多数人建议选择“按月领取”,细水长流,避免一下子花光。
小李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工作两年半,每月工资9000元,企业和个人合计年缴企业年金近1.3万元,第三年年初,他跳槽去了另一家没年金制度的公司。
离职时他发现,自己账户里虽然有两万多元,但公司缴纳的部分只归属了40%,剩下的60%被“留下”了,也就是说,他实际能带走的只有不到一万五。
小李很委屈:“我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多,怎么连公司给我交的钱都拿不走?”
律师介入后解释:公司《企业年金方案》中明确写了“服务满3年,企业缴费部分100%归属”,小李未满年限,依法无法全额提取,他只能接受现实。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签劳动合同、看福利政策时,一定要问清企业年金的“归属规则”——别让未来的“养老钱”变成“沉没成本”。
《企业年金办法》(人社部令第36号)
第二条: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十二条: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可根据职工工作年限逐步归属职工个人,完全归属期限最长不超过8年。
第二十四条: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死亡、出国定居等情形,可以领取企业年金。
《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劳动法律师,我想说:企业年金看似遥远,实则是职场人最容易忽视的“隐形财富”,它不强制,却体现企业温度;它封闭,却因复利而惊人;它有规则,却需要你主动了解。
如果你所在公司有年金制度,请务必搞清三件事:
如果还没建立年金?不妨在集体协商或入职谈判时提一句:“咱们未来能不能考虑加个年金?”——这不是贪婪,而是对长远生活的负责。
毕竟,真正的财务自由,从来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一次又一次清醒的选择。
你今天的每一分“看不见”的投入,都会在二十年后的某个清晨,默默替你撑起安稳的晚年。
企业年金怎么算?缴多少、领多少,一文讲透你的第二养老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企业年金到底是啥?不是所有公司都有 先说清楚,企业年金不是国家强制交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它属于“补充养老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