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以为的还清,可能根本没结清

金融债务34秒前1

捷信逾期被扣款短信来了,钱都还了怎么还说欠款?真相可能比你想象的复杂** 最近接连收到好几位朋友的私信:“律师,我明明已经把捷信那笔贷款还清了,怎么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因逾期已自动扣款’的短信?这不是重复收费吗?”、“我都逾期几天了,怎么他们不催收反而直接划走我另一张卡的钱?”…… 这些问题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的法律陷阱和金融套路,真不是一句“我还不起”就能说清楚的,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当你在捷信这类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后出现逾期,那些看似“自动扣款”的短信,到底合不合法?你的钱,到底是怎么“悄无声息”被划走的?

先别急着喊冤,很多人以为自己“还了钱”,其实只是还了部分本金或利息,压根没搞清楚合同里写的“结清金额”到底包括什么。

一、你以为的还清,可能根本没结清

举个例子:你借了1万元,分12期还,每月还900多块,结果第5个月开始手头紧,断了两期,等你第7个月补上两个月的月供,以为“这下总清了吧?”——错!大多数消费金融合同都会约定:一旦逾期,不仅要补本金+利息,还得加收违约金、罚息、服务费调整费等等。

也就是说,你补的那1800块,可能只够覆盖逾期产生的额外费用,真正的本金还没动呢,这时候系统判定你依然“欠款状态”,触发自动扣款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关键的是——你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个“授权自动扣款”的条款?


“已扣款”短信背后的秘密:你早就在不知情中签了“卖身契”

很多用户在申请捷信这类平台贷款时,为了图快,一路“下一步、同意、确认”,根本没细看每一页协议,而就在某个不起眼的页面,藏着这样一句话:

“借款人授权贷款机构在还款日或逾期后,从其绑定的银行卡、第三方支付账户中自动划扣应还款项,直至全部债务清偿。”

这句话意味着:你不仅授权了首次扣款,还默许他们在你逾期后,随时从你名下的其他账户扣钱!

有些平台甚至会通过技术手段关联你身份证下多个银行账户(尤其是同一家银行体系内的),一旦主还款卡余额不足,就会尝试从你工资卡、储蓄卡甚至支付宝/微信零钱里扣。

所以你看到的那条“因逾期已扣款XX元”短信,其实是系统执行了你曾经“自愿签署”的授权协议,虽然看起来像“强盗行径”,但从法律角度看,只要流程合规、提示到位,还真不违法。


以案说法:小李的“神秘扣款”风波

去年底,杭州的小李就遇到这么一件事,他在捷信借了8000元买手机,前几个月按时还,后来失业断了三期,等到重新上班,他赶紧补了3600元,心想应该没事了。

可没过几天,他发现工资卡莫名其妙少了2100元,查流水才发现是“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扣的,他立马打客服质问:“我不是刚还了吗?凭什么再扣?”

客服回复:“您当前仍有剩余本金及罚息合计2487元未结清,系统按合同约定进行自动扣款。”

小李懵了:“那你们为啥不提前通知我?”

客服答:“我们在App内有账单提醒,并发送了逾期预警短信,共3次。”

后来小李翻记录才发现,确实有两条短信被微信折叠进了“推广消息”,App通知也被他关了权限,法院审理认为:贷款合同明确约定了扣款授权与逾期责任,且平台已履行基本告知义务,扣款行为合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突然扣款”都是侵权,关键看你当初有没有“签字画押”。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关权利义务主要依据以下几条:

  •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格式条款提供方应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强调信息披露充分、客户知情同意原则。

换句话说:如果平台在签约时显著提示了自动扣款、逾期后果、费用计算方式等重要内容,并获得你的真实确认,那么他们的扣款就有法律依据;但如果隐瞒关键信息、诱导签字,则可能构成格式条款无效。


律师总结:别让“我以为”毁了你的信用和钱包

作为处理过上百起消费金融纠纷的律师,我想告诉你最实在的一句话:在这个时代,签的每一个“同意”,都可能是未来的雷。

面对捷信这类机构发来的逾期扣款短信,不要第一反应就是“他们乱来”,冷静做三件事:

  1. 立即调取完整还款记录和合同文本,核对是否真的结清;
  2. 查看当初是否签署了自动扣款授权,特别是电子签名页;
  3.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和扣款凭证,必要时可申请平台出具结清证明。

如果你确信自己已被超额扣款,或对方未尽提示义务,完全可以依法主张返还或多收部分利息,但前提是——你得拿出证据。

最后提醒一句:借钱容易,还钱不易;签合同一时爽,维权泪两行。
下次看到“同意协议”四个字,请慢一点,看一眼,哪怕多花3分钟,也可能帮你省下几千块和一场官司。


本文由资深执业律师撰写,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有具体纠纷,建议携带材料面询专业律师。

一、你以为的还清,可能根本没结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子女多久能上大学?遇到障碍怎么办?
« 上一篇3分钟前
×
14
2025 10

一、你以为的还清,可能根本没结清

捷信逾期被扣款短信来了,钱都还了怎么还说欠款?真相可能比你想象的复杂** 最近接连收到好几位朋友的私信:“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