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催收短信就慌了?别急,先搞清这3件事!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紧急通知”:“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配上红底白字的截图,语气严厉得让人心里一紧,有人吓得半夜睡不着,赶紧筹钱还款;也...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一堆问号:我明明还了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被起诉?征信是不是已经黑了?
别慌,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白白多付利息、甚至被催收骚扰,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为什么你会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
是真的逾期了吗?很多人以为自己按时还了,结果还是收到短信,这时候第一反应不该是焦虑,而是查证,打开你的银行App、贷款平台账户,或者打客服电话确认,看看这笔款项是否真的没到账,有时候你以为转账成功了,但实际因卡号错误、系统延迟等原因并未入账。
是“宽限期”还没过吗?很多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会提供3-5天的宽限期,也就是说,哪怕你晚了1-2天,只要在宽限期结束前还上,就不算真正逾期,也不会上报征信,但注意:不是所有平台都有宽限期,尤其是部分网贷、小贷公司,当天没还就算逾期。
是谁在发这条短信?留意短信来源,如果是官方号码(比如95开头或106开头的认证通道),那大概率是真实提醒;但如果短信来自私人号码、短链接、带诱导性语言(如“立即点击处理否则封卡”),很可能是诈骗或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施压手段。
有没有自动扣款失败的情况?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设置了自动还款,但银行卡余额不足,导致扣款失败,平台只发了一条短信提醒,他没看到,结果7天后直接上了征信。不能把还款完全交给系统,每月都要手动核对一次是否扣款成功。
逾期后果有多严重?这才是重点,短期逾期1-2天,可能只是罚息+短信提醒;但如果超过30天,就会被上报央行征信系统,留下“连三累六”的污点记录,未来买房、买车、办信用卡都会受影响,更严重的,平台可能启动诉讼程序,甚至申请强制执行。
我曾代理一位姓李的女士,她是一家企业的行政主管,平时信用良好,某天凌晨,她突然收到某网贷平台的逾期短信,说她一笔2万元的贷款已逾期45天,即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她当场懵了——这笔钱她早就还了!后来我们调取了她的银行流水和平台还款记录,发现她在还款日当天确实转账成功,但由于平台系统升级,资金未能及时匹配到她的账户,导致系统判定为“未还款”。
更糟的是,平台没有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她异常,而是直接发短信施压,并在第30天就把逾期信息报给了征信中心。
我们向平台提出异议申诉,并提交了转账凭证、通话记录等证据,最终促使平台更正了征信记录,并赔偿了她因此产生的精神损失和误工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你没错,也不能指望平台主动纠错,你必须第一时间行动,保留证据,主动沟通。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意味着: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也明确要求:
催收行为不得频繁骚扰、不得虚假陈述、不得冒充司法机关,一旦越界,你可以依法投诉甚至反诉。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本质上是一次“风险预警”,而不是“判决书”,它提醒你:你的财务行为正在被记录,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我的建议很简单: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今天的每一步应对,都在为未来的信用筑墙,别让一条短信,变成你人生的一道裂痕。
——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金融与民事纠纷的执业律师,如果你正被类似问题困扰,欢迎留言,我会尽力为你支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