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3步教你反手拿回主动权

金融债务4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十点半,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2天,剩余本金87,600元,若未及时还款将上报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信用要毁了”“会不会被起诉”“家人会不会知道”……

贷款逾期收到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3步教你反手拿回主动权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大白话,带你拆解这条短信背后的真相,告诉你——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怎么应对


第一步:先判断短信是真是假

现在骗子太懂人性了,他们专门挑你最焦虑的时候下手,模仿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的口吻发短信,甚至伪造客服号码,目的就是让你慌神,然后一步步掉进他们的圈套。

教你三招辨真假:

  1. 看发送号码:真正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短信通常来自95开头的短号(比如95588、95599),而不是普通的手机号或400电话,如果是106开头但后面跟着一长串数字,多半是第三方催收平台,但也可能是外包合作方,不能直接认定为假。

  2. 不点链接!不点链接!不点链接!
    凡是短信里带链接,说什么“点击查看详情”“立即还款免罚息”的,99%是钓鱼网站,你一点进去,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就可能被套走。

  3. 反向核实:别信短信里的“客服电话”,拿出你当初签合同的app,或者翻出合同原件,打官方客服电话去查——我名下这笔贷款当前状态到底是不是真的逾期?有没有被上报征信?

记住一句话:所有让你立刻行动、制造恐慌的信息,都值得怀疑。


第二步:搞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

很多人其实不是不想还,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该还多少,利息怎么算?罚息是不是合理?有没有被多收服务费?

举个真实案例:我的客户小李,收到一条“逾期15天,欠款6.8万”的短信,吓得差点去借网贷补窟窿,我让他把原始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给我一看——好家伙,合同写明年化利率12%,结果平台按“日息0.08%”计收,折合年化高达29.2%!还偷偷搭售了3980元的“信用保障服务包”,根本没告知。

这种属于典型的变相高利贷+捆绑销售,严重违反《民法典》和金融监管规定,我们一纸律师函过去,对方立马退费、重新核算本息,最后实际应还才4.1万。

不要只看催收短信写的数字,要自己算账,重点查三项:

  • 原始借款合同中的利率条款
  • 实际到账金额(有没有砍头息)
  • 每期还款明细(有没有乱收费)

第三步:主动出击,掌握谈判主动权

很多人觉得逾期就矮人一头,只能任人宰割,错!法律从来不是只保护强者。

如果你确实暂时困难,完全可以依法协商,根据《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你有权要求机构提供清晰的债务明细,并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罚息。

我建议这样做:

  1. 书面沟通留痕:给贷款机构发一封正式邮件或函件,说明你目前的经济困难(比如失业、生病),附上证明材料(如离职证明、医院诊断书),明确提出“申请展期3个月”或“分12期偿还”。

  2. 拒绝暴力催收:如果对方频繁打电话到你单位、亲属,用侮辱性语言威胁你,这已经涉嫌违法,保留录音、短信截图,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3. 征信修复有窗口期:一般逾期30天内未上报征信的,你可以通过协商结清后申请“不计入不良记录”,一旦超过90天,就很难洗白了,所以黄金救援期是前30天


📚 以案说法|她因一条短信差点倾家荡产

张女士在某网贷平台借了5万元应急,后来生意失败断供,第10天,她收到一条短信:“逾期将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嫌贷款诈骗。”她吓坏了,生怕坐牢,赶紧东拼西凑筹钱还了3万,可平台说“不算数,必须一次性还清”。

她找到我,我们调取合同发现:该平台并无放贷资质,实际年化利率高达45%,远超法定上限,更关键的是,“移交公安”纯属恐吓——民事借贷纠纷根本不会构成刑事犯罪,除非你有骗贷故意。

我们向地方金融局举报其非法经营,同时主张合同无效,最终法院判决:仅返还本金,利息全免,张女士不仅止损,还追回了之前多付的1.2万元。

你看,一条短信背后,可能藏着违法催收、高利贷、甚至诈骗,冷静下来,找对方法,普通人也能打赢这场仗。


⚖️ 法条链接|这些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

  1.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意味着年化超LPR四倍的部分,法院不支持)

  2.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他人个人信息。
    (催收骚扰你亲友,涉嫌侵犯隐私)

  3.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消费者有权对债务金额、计算方式提出异议,机构应予以核实答复。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超出部分无效。


✍️ 律师总结|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生活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恐惧,而应该是清醒

你要明白:
👉 短信不等于法律文书,催收吓你是为了让你慌;
👉 逾期不等于失信,合理协商是你的权利;
👉 还不起不等于没救,依法维权才是出路。

真正可怕的,不是那笔债,而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借新还旧、卖房卖车、甚至走上极端。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你愿意面对、懂得规则、敢于说“不”,再大的债务困局,也有破解之道。

我是律师老陈,一个专治“借钱还钱那些事”的法律人。
下次再收到那种吓人的短信,不妨先泡杯茶,看完这篇文章,—稳住,我们能赢。

贷款逾期收到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3步教你反手拿回主动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开车撞了人,只是轻伤,但我跑了,这可怎么办?
« 上一篇33秒前
×
10
2025 10

贷款逾期收到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3步教你反手拿回主动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十点半,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