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普惠金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一招教你识破真相

金融债务36秒前1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刷手机时,冷不丁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申请的普惠金融贷款已连续逾期,剩余本金xx万元,请于48小时内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短短几十个字,瞬间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别急着转账、别急着恐慌,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咨询:“张律师,这短信是真的吗?我不记得借过这笔钱啊!”“他们威胁要上门、要起诉,我该怎么办?”我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条“逾期短信”背后的门道。

收到普惠金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一招教你识破真相


先冷静:真假逾期,三步辨真伪

第一步:查源头
正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一定会通过实名认证、银行账户绑定、合同签署等完整流程,如果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类贷款,或者记不清什么时候签的合同,那就要高度警惕了。

第二步:看号码
真正的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送的短信,通常使用官方短号(比如95开头或106开头的统一平台号),而那些以“+852”“00852”“170/171”开头的号码,99%是诈骗或第三方暴力催收

第三步:
真正合规的催收短信不会出现“立即冻结账户”“马上起诉”“子女受影响”这类恐吓性语言,更不会要求你扫码还款、点击链接、提供银行卡密码。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恐慌的,大概率有问题。


以案说法:李女士的“被贷款”经历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某普惠金融”发来的逾期短信,说她借款3.8万已逾期76天,再不还就列入失信名单,可她根本没借过钱。

她吓得差点去借钱还款,幸好朋友提醒她报警,警方介入后发现:她的身份信息曾在一个网贷平台注册过,但只做了人脸识别预审,并未放款,后来信息被泄露,被第三方冒用名义生成“虚拟债务”,再由催收公司轮番轰炸。

经市场监管和银保监会联合调查,该平台因违规采集用户数据、纵容催收乱象被责令整改,涉事外包公司被取缔。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逾期”都是你真的欠了钱,你是“被欠款”了。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有法可依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 《民法典》第1034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44条指出: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取得个人同意,个人有权拒绝不合理的信息处理行为。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规定: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虚假陈述债务情况、不得使用恐吓威胁手段。

换句话说:没有合法借贷关系,就没有还款义务;没有授权,就不能拿你信息去催收。


律师总结:守住底线,理性应对

面对所谓的“普惠金融贷款逾期”短信,我想送你五句话:

  1. 不信陌生号码的“权威通知”——真机构从不靠短信定生死;
  2. 不点链接、不扫二维码、不输密码——这是铁律;
  3. 保留证据,及时投诉——把短信截图、通话录音保存好,向工信部、银保监会、公安机关举报;
  4. 主动查询征信报告——每年两次免费机会,搞清自己到底有没有这笔债;
  5. 必要时果断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别一个人硬扛,法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
普惠金融本是为了让更多普通人获得金融服务,不该变成某些人收割焦虑的工具,你不怕逾期,怕的是被误解、被误伤、被无端恐吓,只要咱们头脑清醒、手握证据、懂法用法,再凶的短信也不过是一阵风,吹得动树叶,吹不垮你的人生。

别让一条短信,搅乱你的生活,你值得更有尊严地被对待。

收到普惠金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一招教你识破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收到江山金服催收短信?别慌,先搞清楚这三件事!
« 上一篇6分钟前
×
06
2025 10

收到普惠金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陷阱?一招教你识破真相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刷手机时,冷不丁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申请的普惠金融贷款已连续逾期,剩余本金x...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