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处罚?相关规定有哪些?

普法百科34秒前1

开车上路,谁都不想出事儿,但万一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咱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赶紧停车、保护现场、查看伤员、报警!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可就是有些人,一慌神儿,或者心存侥幸,选择了“一跑了之”,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交通肇事逃逸”。

那问题来了,如果肇事逃逸后,造成的后果是对方“轻伤”,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是不是就因为是“轻伤”,所以处罚就会很轻,甚至没事呢?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处罚?相关规定有哪些?

您可千万别这么想!“肇事逃逸”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性质非常恶劣。即使只是造成了对方轻伤,没有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刑事处罚标准,但这绝对不代表肇事者就能拍拍屁股走人,逍遥法外了。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主要涉及到的是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1. 行政处罚是少不了的:

    • 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拘留:同样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注意,这里是“可以并处”,也就是说,拘留不是必然的,但可能性非常大,毕竟逃逸行为本身就很恶劣。
    • 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这是最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意味着,一旦逃逸,这辈子就别想再开车了!这个代价,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2. 民事赔偿责任跑不了:

    • 逃逸了,不代表责任就没了,相反,因为逃逸,导致事故责任无法查清或者难以认定的,逃逸方通常会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
    • 肇事者需要承担受害人的全部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千万别以为只是轻伤就没事。“逃逸”这两个字,会让原本可能只是轻微刮蹭的小事故,瞬间升级,让你面临严厉的罚款、拘留,甚至是“终生禁驾”的严重后果,同时还要承担全部的民事赔偿,这真是“一时糊涂,悔恨终生”啊!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老王吧,老王有天开车出门,在一个小区门口,不小心和一辆骑自行车的小李发生了碰撞,小李摔倒在地,胳膊擦破了皮,膝盖有点淤青,当时看着情况不重,就是些皮外伤(法医鉴定为轻伤),老王一看四下没什么人,心里一慌,怕麻烦,想着这点小伤赔点钱也不少,干脆一脚油门就溜了。

结果呢?小李报了警,警察通过监控很快就找到了老王,虽然小李只是轻伤,老王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他的逃逸行为跑不了,老王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并处10日行政拘留,更惨的是,他的驾驶证被吊销了,而且这辈子都不能再考了!老王还得赔偿小李的全部医药费、误工费等共计5000多块钱。

您看,就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老王不仅丢了驾照,坐了班房,罚了款,钱也没少花,如果他当时没有逃逸,而是立即停车、报警、报保险,可能保险公司就能承担大部分赔偿,他自己最多承担个免赔额,驾照也保住了,更不会被拘留,这对比,是不是太明显了?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肇事逃逸致人轻伤怎么处罚”这个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我的核心观点就是: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事故大小,是否有人受伤,都绝对不能逃逸!

  • 逃逸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制造更大的问题。它不仅会让你面临更严厉的行政处罚(罚款、拘留、吊销驾照且终生禁驾),还会让你承担全部的民事赔偿责任。
  • “轻伤”不代表“没事”,“逃逸”才是“大事”。法律对逃逸行为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如有),迅速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刻在心里,更要把“肇事不逃逸”作为底线,遵守交通法规,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恐惧和侥幸,酿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试图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最终都只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处罚?相关规定有哪些?,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结婚七年离婚后多久复婚?理性分析复婚的最佳时机与风险
« 上一篇1分钟前
×
10
2025 10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处罚?相关规定有哪些?

开车上路,谁都不想出事儿,但万一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咱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赶紧停车、保护现场、查看伤员、报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