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判刑?赔偿又该怎么算?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肇事逃逸”这四个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听就不是啥好事儿,但具体到“致人轻伤”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就有点迷糊了:伤得不重,跑了就跑了,应该没啥大事吧?或者,会不会被抓去坐牢啊?钱又得赔...
开车上路,谁都不想出事儿,但万一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咱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赶紧停车、保护现场、查看伤员、报警!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可就是有些人,一慌神儿,或者心存侥幸,选择了“一跑了之”,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交通肇事逃逸”。
那问题来了,如果肇事逃逸后,造成的后果是对方“轻伤”,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是不是就因为是“轻伤”,所以处罚就会很轻,甚至没事呢?
您可千万别这么想!“肇事逃逸”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性质非常恶劣。即使只是造成了对方轻伤,没有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处罚标准,但这绝对不代表肇事者就能拍拍屁股走人,逍遥法外了。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主要涉及到的是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处罚是少不了的:
民事赔偿责任跑不了:
千万别以为只是轻伤就没事。“逃逸”这两个字,会让原本可能只是轻微刮蹭的小事故,瞬间升级,让你面临严厉的罚款、拘留,甚至是“终生禁驾”的严重后果,同时还要承担全部的民事赔偿,这真是“一时糊涂,悔恨终生”啊!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老王吧,老王有天开车出门,在一个小区门口,不小心和一辆骑自行车的小李发生了碰撞,小李摔倒在地,胳膊擦破了皮,膝盖有点淤青,当时看着情况不重,就是些皮外伤(法医鉴定为轻伤),老王一看四下没什么人,心里一慌,怕麻烦,想着这点小伤赔点钱也不少,干脆一脚油门就溜了。
结果呢?小李报了警,警察通过监控很快就找到了老王,虽然小李只是轻伤,老王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他的逃逸行为跑不了,老王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并处10日行政拘留,更惨的是,他的驾驶证被吊销了,而且这辈子都不能再考了!老王还得赔偿小李的全部医药费、误工费等共计5000多块钱。
您看,就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老王不仅丢了驾照,坐了班房,罚了款,钱也没少花,如果他当时没有逃逸,而是立即停车、报警、报保险,可能保险公司就能承担大部分赔偿,他自己最多承担个免赔额,驾照也保住了,更不会被拘留,这对比,是不是太明显了?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肇事逃逸致人轻伤怎么处罚”这个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我的核心观点就是: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事故大小,是否有人受伤,都绝对不能逃逸!
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刻在心里,更要把“肇事不逃逸”作为底线,遵守交通法规,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恐惧和侥幸,酿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试图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最终都只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会怎么处罚?相关规定有哪些?,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开车上路,谁都不想出事儿,但万一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咱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赶紧停车、保护现场、查看伤员、报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