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满一个月,工资该怎么算?
刚入职没几天就离职,或者试用期没通过,工资该怎么结算?这是很多职场新人甚至老员工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人觉得“干几天拿几天钱”天经地义,但现实中却可能遭遇公司克扣或拖延发放的情况。法律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提离职不满一个月就走,可能会面临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需要承担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责任,还可能影响工资结算、职业声誉和后续求职。
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未按照规定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就擅自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因这种擅自离职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责任。比如,用人单位为了完成该离职员工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可能需要额外支付加班费让其他员工加班完成,或者紧急招聘新员工并支付较高的招聘费用等,这些损失离职员工都可能需要赔偿。
在工资结算方面,虽然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但提离职不满一个月就走,可能会导致工资结算出现问题。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劳动者未按规定离职给单位带来损失为由,暂时扣押或者扣除部分工资。即使最终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能要回工资,但这也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职业声誉和后续求职也会受到影响。在行业圈子里,职业声誉是很重要的。随意离职可能会给原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原单位领导和同事可能会将这种负面评价传播出去。而且,新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通常会进行背景调查,如果了解到该劳动者有擅自离职的不良记录,可能会对其职业态度和忠诚度产生质疑,从而影响新工作的获取。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劳动者最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离职手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解析: 提离职不满一个月就走,可能会面临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需要承担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责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