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轻微伤变成轻伤?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普法百科4周前 (10-08)3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万一真遇上点口角冲突,动了手,造成了人身伤害,那后续的伤情鉴定可就成了关键,咱们常听说“轻伤”、“轻微伤”,这一字之差,在法律上的意义可就天差地别了,轻微伤呢,一般就是治安处罚,可能罚款、拘留几天;可要是够上轻伤,那对不起,就可能涉及刑事犯罪,要判刑的。

所以啊,有些朋友可能就动了心思:“哎呀,我这伤看着挺重,怎么鉴定出来才是轻微伤呢?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它‘升级’成轻伤?这样对方就能多赔点,或者让他‘进去’待几天?”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小聪明”,但律师告诉你,这种想法不仅不靠谱,还可能让你“聪明反被聪明误”,惹上大麻烦!

想把轻微伤变成轻伤?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为啥这么说呢?咱们先来掰扯掰扯。

伤情鉴定是门技术活,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咱们国家有专门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面对什么是轻微伤、什么是轻伤(包括轻伤一级、二级)、什么是重伤,都有非常详细、非常具体的规定,比如说,骨折到什么程度算轻伤,伤口长度多少算轻伤,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法医都是根据这个标准,结合你的病历、检查报告(像X光片、CT片这些),还有对伤者本人的身体检查,来做出专业判断的,这可不是凭感觉,更不是可以随便“通融”的。

你以为的“动手脚”,其实风险巨大!有些人可能会想,我能不能托托关系、找找熟人?或者在医院检查的时候“暗示”医生写重点?甚至有人想,干脆自己再“补”一下伤?朋友,你可千万别这么想,更别这么做!

  • 鉴定机构和法医都是有严格资质的,他们的执业行为受到法律监管。为了一点小利就徇私枉法,他们犯不上,风险也极大。
  • 现在的医疗记录、影像资料都是非常客观的,想改不是那么容易。后续如果对方对鉴定结果有异议,是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的,如果被查出你这边动了手脚,那之前的努力不仅白费,你还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弄虚作假”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这可不是吓唬你,如果你为了把轻微伤“变成”轻伤,采取了伪造证据、贿赂法医、甚至自残等手段,一旦被查实,轻则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里的“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诬告陷害”,面临罚款、拘留;重则,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里的“伪证罪”或者“妨害作证罪”,那可是要坐牢的!得不偿失啊!

正确的姿势是什么呢?

如果真的受伤了,第一时间是去正规医院治疗,保存好所有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票据等,根据案件的性质(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或者是民事侵权),由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对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别慌,法律也给了你救济途径,如果你对初次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委托机关申请重新鉴定,或者申请补充鉴定,但这个异议,必须是基于合理的理由,比如认为鉴定程序违法了,或者鉴定依据不足等等,而不是凭空觉得“鉴定轻了”。


以案说法:

咱们来看个小例子(为保护隐私,人物地名均为虚构):

小王和小李因为琐事打了一架,小王脸上被小李划了一道口子,去医院缝了几针,公安机关委托鉴定机构鉴定,结论是“轻微伤”,小王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心想:“就轻微伤?不行,我得让他多赔点,最好让他也进去蹲几天!” 他托了个“朋友”,想办法找到了鉴定机构的一个实习医生,塞了个红包,想让医生把鉴定报告改成“轻伤”。

结果呢?这事儿没办成,还被那个实习医生举报了,公安机关一调查,小王伪造证据、企图行贿的事实清清楚楚,小李因为殴打他人,被治安拘留5天,而小王呢?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因为“诬告陷害”和“行贿”,数罪并罚,被判了有期徒刑6个月,你看,这是不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来是受害者,结果把自己折腾进去了。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4.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令第132号)对司法鉴定的委托、受理、实施、出具鉴定意见书等程序都有明确规定,确保鉴定的客观、公正。

律师总结:

朋友们,伤情鉴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科学活动,它关系到对违法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也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企图通过歪门邪道把“轻微伤”变成“轻伤”,本质上是对法律的漠视和对司法公正的挑战。

  1. 实事求是是根本。伤有多重,就鉴定成什么结果,不要心存侥幸。
  2. 法律途径是保障。对鉴定结果不服,通过合法程序申请复核、重新鉴定,才是正确的维权方式。
  3. 弄虚作假必严惩。任何试图通过伪造证据、贿赂等手段干扰鉴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最终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遇到事情,保持冷静,相信法律的公正,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千万别让一时的冲动和错误的算计,把自己推向更不利的境地,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用!

想把轻微伤变成轻伤?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养狗吵得邻居睡不着?教你合法出招维权,既讲理又不伤和气!
« 上一篇4周前 (10-08)
门诊费用怎么报销?看错一步多跑三趟,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下一篇 »4周前 (10-08)
×
08
2025 10

想把轻微伤变成轻伤?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万一真遇上点口角冲突,动了手,造成了人身伤害,那后续的伤情鉴定可就成了关键,咱们常听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