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打成轻伤,到底能赔多少钱?对方不赔或者赔少了又该咋办?
嘿,朋友,遇到这种糟心事,您先消消气,身体要紧,被人打成轻伤,这可不是小事儿,对方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该赔的钱一分也不能少,您可能会问,这轻伤到底能赔多少啊?对方要是耍赖不赔,或者就想随便给俩钱打发了...
生活嘛,难免有点小意外,上个楼梯没注意,“咚”一下崴了脚;切菜不小心,“嘶”一声划了手;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被小自行车蹭破点皮……这些虽然不算啥大伤,但去趟医院、拿点药,几百上千块钱也可能就没了,这时候,咱们之前买的那些意外险、医疗险啥的,是不是就能派上用场了呢?答案是:很可能可以!但具体怎么赔,这里面还是有点门道的。
你得搞清楚自己买的是啥保险,最常见的能管轻伤的,就是意外险,很多意外险都包含意外医疗责任,还有就是百万医疗险,不过百万医疗险通常有个免赔额(比如一万块),轻伤花费如果没超过免赔额,可能就用不上它,轻伤理赔,咱们重点看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部分。
那具体步骤是啥呢?
赶紧报案,别拖延!出了事,第一时间(一般保险公司要求24小时或48小时内,具体看合同)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报案,跟客服说清楚啥时候、在哪儿、因为啥受的伤,伤情大概怎么样,保险公司会告诉你接下来需要准备啥材料,这个电话一定要打,别等伤口都长好了才想起来,那时候人家可能就不认了。
保存好所有证据,一个都不能少!这可是理赔的关键!
填好理赔申请,如实说明情况。保险公司会给你一个《理赔申请书》,照着要求填就行,信息要真实准确,尤其是事故原因和经过,别夸大也别隐瞒。
等着保险公司审核,配合调查。把所有材料提交给保险公司后,他们就会开始审核,如果材料齐全,情况不复杂,可能很快就批下来了,如果他们觉得有疑问,可能会打电话给你核实情况,或者要求你补充材料,这时候积极配合就行。
拿到赔偿款,看看对不对。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就会把钱打到你提供的银行卡上,到账后,核对一下金额对不对,一般是按照“(总花费 - 免赔额)× 赔付比例”来算的,具体免赔额多少(有的意外险0免赔,有的有100或200免赔),赔付比例多少(有的100%报,有的只报80%),合同里都写着呢,提前看看心里有数。
那万一,我是说万一,遇到保险公司赔的钱比你预期的少,或者干脆拒赔了,咋办呢?
遇到轻伤理赔,别慌,按步骤来,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报案、保存好所有证据、了解清楚自己的保险责任。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更直观。
案例:小明(化名)平时比较细心,给自己买了一份综合意外险,里面包含意外医疗责任,免赔额100元,社保范围内100%报销。 有一天,小明在家打扫卫生,不小心踩滑了,膝盖磕在暖气片上,划了个口子,流了不少血。 他赶紧去了附近的医院急诊,医生给清洗、消毒、缝合了几针,开了点消炎药和打破伤风针,前前后后总共花了800块钱,都是社保内的费用。
理赔过程:
结果:小明自己只花了100块钱,大部分医药费都通过保险报销了,心里踏实多了。
这个例子就是个比较顺利的轻伤理赔,如果小明当时没报案,或者发票弄丢了,那理赔可能就麻烦了。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法律上是怎么说的,心里更有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
这条啥意思呢?就是说,咱们索赔的时候,有义务提供证据材料,保险公司觉得材料不够,也得一次性告诉你缺啥,不能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这条是说,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得赶紧审核,情况不复杂的不能拖太久,该赔的就得按时赔钱,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总结
好了,关于轻伤保险理赔的这点事儿,咱们就聊到这儿,最后我再给大伙儿总结几句“干货”:
保险的作用就是为了在咱们遇到风险时,能有个经济上的兜底,平时多了解一点保险知识,关键时候才能用得上,用得明白,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祝大伙儿都平平安安,用不上保险才是最好的!
保险理赔遇到轻伤?别慌,一步步教你怎么赔!万一赔少了、拒赔了又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嘛,难免有点小意外,上个楼梯没注意,“咚”一下崴了脚;切菜不小心,“嘶”一声划了手;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被小...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