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这两个字,现在听着就让人牙痒痒,谁家的孩子不是心头肉啊,平白无故被人欺负了,当爸妈的肯定火冒三丈,心疼得不行,尤其是如果孩子还因此受了伤,哪怕只是“轻伤”,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这时候,光生气没用,咱们得冷静下来,用对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讨回公道。
第一步:第一时间当然是孩子!

发现孩子被霸凌并且受伤了,第一时间肯定是孩子的身体和情绪。
- 安抚情绪,检查伤势: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她“别怕,爸爸妈妈在,我们会保护你”,然后仔细检查孩子的伤势,看看具体伤在哪里,严不严重。
- 及时就医,保留凭证:甭管伤看着多“轻”,只要是“伤”,就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证明、病历本、医药费发票,这些都是未来维权的重要证据,一个都不能少,都得妥善保管好,最好复印几份备用,有时候一些内伤或者心理创伤,不是咱们肉眼能看出来的。
第二步:报警!报警!报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哎呀,都是小孩子之间的事,算了吧,别把事情闹大。”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霸凌不是小事,尤其是造成了人身伤害,这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
- 果断报警:立刻拨打110,或者直接带孩子去辖区派出所报案,跟警察叔叔阿姨说清楚事情的经过:什么时候、在哪里、谁欺负了孩子、怎么欺负的、造成了什么伤害。
- 要求做笔录,申请伤情鉴定:警察会做笔录,这时候一定要把细节说清楚,别落下任何重要信息,如果医生诊断是“轻伤”,咱们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情鉴定”,这个鉴定结果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施暴者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第三步:联系学校/相关单位,固定证据!
如果霸凌发生在学校,那学校绝对脱不了干系!
- 立刻联系老师和学校负责人:第一时间把情况向学校反映,要求学校介入调查处理,最好是书面形式(比如邮件、微信文字,或者正式的书面函件),口头说的话记得录音或者让对方签字确认。
- 调取监控,寻找证人:要求学校调取事发时的监控录像,如果有其他同学看到了,也要尽量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和证言(要注意保护其他孩子的隐私),这些都是证明霸凌行为存在的铁证。
- 保存好霸凌的其他证据:比如孩子之间的聊天记录、施暴者的威胁短信、社交媒体上的侮辱言论等等,只要能证明霸凌事实的,都截图、备份!
第四步:明确责任,积极维权!
报警之后,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处理。
- 如果施暴者是未成年人:警察一般会先进行调解,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承担医疗费用等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调解不成,或者施暴者及其监护人态度恶劣,咱们可以拿着派出所的出警记录、伤情鉴定、医疗票据等,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家长陪同就医的)、营养费,甚至是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孩子因此出现心理问题,比如厌学、焦虑、抑郁等,这个可以主张)。
- 如果施暴者已经成年(或者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情节恶劣):那就要看伤情鉴定结果了,如果鉴定为“轻伤”,根据《刑法》规定,施暴者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即便不构成犯罪,也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比如罚款、拘留)。
第五步: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身体的伤好治,心里的坎难迈,霸凌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耐心倾听他的感受,鼓励他说出心里的恐惧和不安,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不愿上学、失眠、噩梦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别让阴影伴随孩子成长。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明和小李吧,小明(13岁)在学校长期被同班同学小李(14岁)欺负,有一次,小李带着几个同学把小明堵在厕所里拳打脚踢,导致小明胳膊软组织挫伤,额头轻微擦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这里说明一下,轻微伤和轻伤在法律上是不同概念,轻伤更重)。
小明妈妈发现后,又气又急,她首先带小明去医院做了检查和治疗,保留了所有单据,然后立刻报警,并联系了学校,警察来了之后做了笔录,学校也调取了部分监控(虽然厕所可能没监控,但有同学看到并愿意作证)。
在派出所的调解下,小李的家长一开始还不太情愿,但在警察出示了证据,并告知如果调解不成小明家可以去法院起诉,到时候他们不仅要赔钱,小李还可能会留下不良记录后,最终同意赔偿小明的全部医药费、营养费,以及小明妈妈因此请假的误工费,共计5000元,学校也对小李进行了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承诺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小明妈妈也及时带小明去看了心理老师,进行了疏导。
这个例子里,小明妈妈的做法就比较得当:及时就医、报警、联系学校、固定证据、积极主张赔偿,并且关注了孩子的心理状态,虽然只是轻微伤,但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孩子的合法权益,如果是轻伤,那小李及其家长面临的责任就更重了。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依据,心里更有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律师解读:这一条是针对一般殴打行为的行政处罚,如果小李年满14周岁,他的行为就可能适用这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律师解读:这一条明确了民事赔偿的范围,小明家长可以依据这条要求小李的监护人赔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 律师解读:小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造成的损害,由他的父母(监护人)来承担赔偿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确实构成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 律师解读:这一条规定了学校在防治校园霸凌中的责任。
律师总结:
孩子遭遇霸凌并受轻伤,咱们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行动要快,证据要足,态度要坚决!
- 首要任务是孩子的健康(身体+心理):及时就医,保留证据,关注心理疏导。
- 报警是关键步骤:不要犹豫,让警方介入,固定证据,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保障。
- 积极与学校沟通:要求学校履行管理责任,处理施暴学生。
- 法律是坚强后盾:无论是治安调解、行政处罚,还是民事诉讼索赔,都要勇敢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
- 家长要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让孩子知道你永远在他身边支持他,给他勇气和安全感。
霸凌不是“闹着玩”,也不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它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伤害,咱们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暴制暴,要用智慧和法律,为孩子讨回公道,还他们一个安全、阳光的成长环境!如果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比如对方拒不赔偿、学校推诿责任等,别犹豫,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让律师帮你出谋划策,维护合法权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任何法律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交流,咱们下次再见!
孩子遭遇霸凌受了轻伤?别慌!手把手教你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