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打成轻伤,我会坐牢吗?法院一般怎么判?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摩擦和冲突,有时候一时冲动,拳头就上去了,结果对方受伤,一鉴定还是“轻伤”,这时候,很多人就慌了:“我把人打成轻伤了,这到底算不算犯罪?会坐牢吗?法院一般会怎么判我啊?” 别着急...
“王律师,我朋友前几天跟人起冲突,推搡了几下,对方摔倒了,后来验伤说是轻伤,现在警察找他,他会不会坐牢啊?” 这是我最近接到的一个咨询电话。
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比如停车剐蹭、口角之争,最后升级到动手的情况真不少见,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打了一架嘛,大不了赔点钱,道个歉就完了。” 但如果对方的伤情鉴定结果是“轻伤”,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咱们得明确一点:把人打成轻伤,在法律上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这可不是民事纠纷那么简单,而是刑事案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别慌,王律师给你慢慢捋捋。
“故意伤害罪”,顾名思义,就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里的“轻伤”,可不是咱们老百姓嘴里说的“擦破点皮,流点血”那么随意,它是有严格的医学鉴定标准的,比如骨折、耳膜穿孔、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等等,具体得由法医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判定。
一旦构成轻伤,就意味着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会怎么判刑呢?
如果伤情达到轻伤二级及以上,就达到了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年以下”,这个范围可就大了,那具体会怎么判呢?这就不是一刀切的事情了,法官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所以说,一旦因为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千万别想着“私了”完就没事了,也别想着逃避,正确的做法是:
以案说法:
给大家说个我办过的真实小案子吧,就叫它“小李案”,小李和小张因为在球场上抢球发生了口角,越吵越凶,小李一时激动,推了小张一把,小张没站稳,后脑勺磕在了球场边的台阶上,当时就起了个大包,后来小张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头皮裂伤,构成轻伤二级”。
警察很快找到了小李,小李一开始还挺委屈,觉得自己就是推了一下,谁知道他那么不经摔,我介入后,首先告诉他,他的行为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了,因为造成了轻伤后果,我建议小李:第一,马上到派出所自首,如实供述事情经过;第二,立刻联系小张及其家属,诚恳道歉,并且主动提出赔偿所有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等。
小李听了我的话,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派出所自首,态度非常好,我们也积极联系了小张家人,小李的父母亲自登门道歉,并且赔偿了小张一笔钱,双方达成了和解,小张也出具了书面的谅解书。
最后法院审理的时候,考虑到小李是初犯、偶犯,有自首情节,并且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谅解,认罪悔罪态度良好,最终判决小李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这个案子里,如果小李当时没有自首,或者拒不赔偿,那判实刑(也就是真的去坐牢)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缓刑意味着小李只要在一年内遵守规定,不再犯事,这六个月的刑期就不用实际执行了。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里划重点:轻伤对应的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王律师给大家总结一下: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打架把人打成轻伤,会坐牢吗?一般怎么判?,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王律师,我朋友前几天跟人起冲突,推搡了几下,对方摔倒了,后来验伤说是轻伤,现在警察找他,他会不会坐牢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