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把人打成轻伤,会坐牢吗?一般怎么判?
“王律师,我朋友前几天跟人起冲突,推搡了几下,对方摔倒了,后来验伤说是轻伤,现在警察找他,他会不会坐牢啊?” 这是我最近接到的一个咨询电话。 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比如停车剐蹭、口角之争,最后升级到...
咱们中国人常说“和气生财”、“忍一时风平浪静”,可真遇上事儿了,有时候火气一上来,拳头就先动了,结果呢?打赢了的,进了班房;打输了的,躺在病房,尤其是如果把人打成了“轻伤”,那麻烦可就不是赔点医药费那么简单了。
大家得明白一个事儿,咱们平时说的“轻伤”和法律认定的“轻伤”,那可不是一码事儿,咱们老百姓嘴里的轻伤,可能就是擦破点皮、流点血,养两天就好了,但在法律上,“轻伤”的标准可要严格得多,它是有专门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规定的,比如骨折、某些部位的缝合达到一定长度、视力听力受损等等,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这一步通常是由公安机关委托的法医鉴定机构来做,不是咱们自己说了算,也不是对方说轻伤就是轻伤。
如果一旦被认定为“轻伤”,打人的一方会面临什么呢?
最严重的,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咱们国家《刑法》里有个罪名叫“故意伤害罪”,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了轻伤及以上程度,就可能构成这个罪,一旦构成犯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可能要坐牢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律规定的刑期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听起来是不是挺吓人?
当然了,也不是说只要达到轻伤就一定会坐牢,这里面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比如说,打架的起因是什么?是你主动挑事还是对方先动手?你有没有自首、立功的情节?事后有没有积极赔偿对方的损失,取得对方的谅解?这些都可能影响最后的处理结果。
如果情节比较轻微,双方又是邻里、同事之间的纠纷,或者是因为一些小事一时冲动打起来了,事后你也积极道歉、赔偿,对方也原谅你了,达成了和解协议,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可能就会觉得没必要非得送上法庭,可能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或者法院在审判的时候也可能判缓刑,就是不用实际去监狱服刑,只要在考验期内乖乖听话,不再犯事儿就行。
但如果说,你是故意找茬打人,或者把人打成轻伤后还满不在乎,不愿意赔偿,态度恶劣,那对不起,法律可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判实刑(就是真的去坐牢)的可能性就很大。
除了刑事责任,民事赔偿也是少不了的,把人打伤了,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等,这些合理的费用,打人者都得掏腰包赔偿,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嘛,毕竟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啊,真要是一时冲动跟人动了手,把人打成了轻伤,千万别想着“私了”就完事儿,或者干脆躲起来,正确的做法是,赶紧主动跟对方沟通,积极赔偿,争取对方的谅解,如果已经报了警,那就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态度一定要好,这时候,最好还是找个专业的律师咨询一下,让律师帮你分析分析情况,给出专业的意见,看看怎么处理才能把后果降到最低。
以案说法
就说前阵子我们这儿有个事儿,小李和小王因为一点口角在大排档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了手,小李一拳打在小王脸上,导致小王鼻骨骨折,后来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一开始小李还觉得挺委屈,觉得是小王先骂人的,但警察来了之后,明确告诉他,不管谁先骂人,动手打人致人轻伤,就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小李这下才慌了神,后来在律师的建议下,小李家人积极联系小王,赔礼道歉,并且赔偿了小王医药费、误工费等一共五万多块钱,小王也出具了谅解书,表示不追究小李的刑事责任。
考虑到小李是初犯、偶犯,情节相对轻微,并且已经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检察院综合考量后,对小李作出了“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小李虽然虚惊一场,也花了不少钱,但总算是没留下案底,没去坐牢,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在很多时候确实能起到关键作用。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打架致人轻伤,绝对不是小事儿,它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冲动是魔鬼,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这话真是一点不假,遇事冷静,多想想后果,千万别动手!万一真出了事,也别慌,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前提是你得懂法,或者找个懂法的人帮你。
打架把人打成轻伤,会有啥后果?会坐牢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中国人常说“和气生财”、“忍一时风平浪静”,可真遇上事儿了,有时候火气一上来,拳头就先动了,结果呢?打赢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