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防坑指南,怎么避免被起诉的骗局?律师教你擦亮眼睛!

金融债务5秒前1

说起网贷,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借到钱解了燃眉之急是欢喜,但万一碰上还不上或者遇到些糟心事,那愁起来可真是寝食难安,而这其中,最让人揪心的恐怕就是收到“被起诉”的通知了,一看到“法院”、“传票”、“律师函”这些字眼,是不是瞬间心跳加速,六神无主?

骗子可就盯上了大家这份“慌”!他们最喜欢冒充网贷平台、律师甚至法院的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啥的,告诉你“你欠钱不还,我们要起诉你了!”“再不处理就冻结你所有资产!”“要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影响子女上学!” 听着就吓人,对不对?

网贷防坑指南,怎么避免被起诉的骗局?律师教你擦亮眼睛!

我就来给大家支几招,怎么才能火眼金睛,识破这些“被起诉”的骗局,别让本就紧张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第一招:看“通知”的“出身”正不正经!

正规的法院如果要起诉你,会给你发什么?纸质的传票,而且是通过法院专递邮寄到你预留的地址,上面有案号、承办法官、联系方式,清清楚楚,或者,现在有些法院也会通过官方短信平台发送通知,短信里会有链接,但那个链接你得自己去法院官网核实,绝对不会让你直接点一个不明链接就完事。

骗子呢?他们最喜欢用什么?

  • 短信轰炸:一条接一条,内容耸人听闻,【最高人民法院】您因涉嫌贷款诈骗,已立案,案号XXX,即刻联系XXX否则强制执行!” 还带个链接,让你点进去“处理”。
  • 微信/QQ加好友:上来就发个“律师函”、“开庭通知”的图片,做得像模像样,但仔细一看,公章模糊,联系方式也是个人手机号。
  • 电话恐吓:“喂,是XXX吗?我是XX法院的,你有个案子,赶紧打钱到XX账户不然就抓人!” 口气特别冲,就想让你害怕。

法院不会用私人号码给你打电话通知开庭,更不会在电话里让你转账“和解”!那些带着“立即处理”、“否则后果自负”等字眼的陌生链接,千万别点!

第二招:查“起诉”的“真假”有门道!

如果你真收到了类似的通知,心里打鼓,怎么办?别急,教你几招核实:

  1. 自己去查: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输入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案件信息,如果真被起诉了,这里一般能查到。
  2. 打电话核实:通过官方渠道查到当地法院的电话(比如12368诉讼服务热线),打过去报上对方说的案号或者自己的信息,一问便知真假。千万别打骗子给你的那个电话!
  3. 去法院当面问:如果方便,直接去对方声称的那个法院的立案庭,让工作人员帮你查。

第三招:守“钱包”的“底线”不动摇!

所有的骗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钱,只要对方一提到“转账”、“打钱”、“交保证金”、“解冻账户”,你就要高度警惕了! 骗子会说:“你现在把钱打到这个‘安全账户’,我们就不起诉你了。” “先交一部分‘和解金’,剩下的可以缓一缓。”任何以“不起诉”、“不催收”为条件,要求你先转账到某个私人账户或陌生账户的,100%是骗子!真要和解,也是跟网贷平台的正规客服谈,而且还款也只会还到平台指定的对公账户。

第四招:留“证据”的“习惯”要养成!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或者收到可疑文件,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比如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对方发来的“律师函”照片等等,万一真的被骗了,这些都是报警的重要材料。

咱们说防止“被起诉诈骗”,不是说欠了网贷就可以不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还钱要还得明明白白,通过正规途径还,如果确实遇到还款困难,要主动跟网贷平台的官方客服去沟通,争取协商还款,比如延期、分期等,但这一切,都要在你确认对方是正规平台的前提下进行。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王吧,小王之前在某个网贷平台借了一笔钱,后来因为手头紧,有几期没还上,某天,他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XX市中级人民法院】王XX,你因涉嫌恶意拖欠贷款,案号(2024)XX民初字第XXXX号已受理,限于3日内联系我院张法官138XXXXXXXX,否则将依法冻结你名下所有资产并强制执行,特此通知。” 后面还附了一个链接。

小王一看就慌了,赶紧点了链接,进去是个看起来像法院官网的页面,让他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他越想越怕,就按照短信里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自称“张法官”,口气严厉,说小王再不处理就要抓人了,还发了一张模糊的“逮捕令”照片给小王,小王彻底吓懵了,“张法官”就“好心”提示,可以先交5000元“保证金”到一个指定账户,就可以帮他“暂缓执行”,小王情急之下,真的把钱转了过去,转完之后,对方又说保证金不够,还需要再交10000元,这时小王才有点醒悟,赶紧报警,可惜那5000块钱已经追不回来了。

这个案例里,骗子就用了“冒充法院”、“短信通知+链接”、“电话恐吓”、“伪造法律文书”、“要求转账”这几招,小王就是因为过度恐慌,没有去核实信息,才上了当。


法条链接

虽然咱们是口语化科普,但法律依据还是得提一下,让大家心里更有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绝对不会仅仅通过短信或微信链接送达开庭通知和判决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骗子的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罪了。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立案后,会在法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等送达给被告,如果你真的被起诉了,是会收到书面材料的。

律师总结

好了,今天说了这么多,核心就一个:面对“被网贷起诉”的恐吓,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 不轻信:陌生短信、电话、链接,一概不轻信。
  • 不害怕:就算真被起诉,也是走法律程序,有申辩的机会,不会不明不白就“被执行”、“被逮捕”。
  • 多核实:通过官方渠道(法院官网、12368热线、法院现场)去核实信息真伪。
  • 不转账:凡是让你先打钱的,都是骗子,坚决不转!
  • 要报警:一旦发现被骗,或者疑似遭遇诈骗,立即报警!

还是要提醒大家,借贷需谨慎,选择正规平台,量力而行,如果真的遇到还款困难,积极与平台沟通,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别让焦虑和恐惧,成为骗子可乘之机,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远离骗局!

有什么法律问题,也欢迎大家留言咨询,我会尽力解答,咱们下期再见!

网贷防坑指南,怎么避免被起诉的骗局?律师教你擦亮眼睛!,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身份证丢了怎么办?别慌!这份补救指南请收好
« 上一篇2分钟前
×
02
2025 10

网贷防坑指南,怎么避免被起诉的骗局?律师教你擦亮眼睛!

说起网贷,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借到钱解了燃眉之急是欢喜,但万一碰上还不上或者遇到些糟心事,那愁起来可真是寝食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