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催收短信发到邻居手机?你的隐私权正在被连坐侵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只是信用卡或网贷稍微晚还了几天,结果莫名其妙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说有人往他手机上发了条催收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认识的某某某欠款不还,请帮忙转告尽快处理!”更离谱的是,这...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到某个商品,手机立刻推送相关广告?或者明明没搜索过某些内容,浏览器却精准推荐?这并非巧合,而可能是你的手机正在“偷听”你的生活!
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但同时也成为隐私泄露的高危地带,许多APP在后台偷偷开启麦克风、摄像头、定位权限,甚至扫描你的相册、通讯录,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再通过算法精准投放广告,更可怕的是,某些恶意软件甚至会窃取银行卡信息、社交账号密码,导致财产损失。

2021年,某知名社交APP因未经用户同意,长期在后台调用麦克风权限,分析用户对话内容以推送广告,被法院判定侵犯隐私权,罚款500万元,法院认为,APP应在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敏感权限,否则构成违法。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某电商平台因违规收集用户相册信息被工信部约谈,某输入法因过度收集用户聊天记录被下架,这些案例表明,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越来越严格,违规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如果你的手机隐私被侵犯,可以依法向网信办、工信部投诉,或直接起诉侵权方要求赔偿。
手机是我们生活的助手,但不该成为隐私的“黑洞”,只有提高警惕,合理使用,才能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非威胁我们的安全。
手机怎么成了窃听器?你的隐私可能正在被偷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怎么泄露你的隐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到某个商品,手机立刻推送相关广告?或者明明没搜索过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