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造成他人轻伤,法律上会怎么处理?

普法百科35秒前1

生活中,谁也不想遇到麻烦事儿,但有时候,意外就是这么不期而遇,可能是你搬东西时没留神碰倒了旁边的人,也可能是在运动场上一个不小心撞到了队友,结果对方一检查,说是“轻伤”,这时候,你心里肯定特着急:“我真不是故意的啊!这该怎么办?会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不是故意”造成他人轻伤,在法律上到底会怎么处理,咱们又该如何应对。

咱们得把“不是故意”这个前提给掰扯清楚,在法律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根据主观心态的不同,分为“故意”和“过失”,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意外事件”。

不小心造成他人轻伤,法律上会怎么处理?

“故意”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伤害,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那性质就比较严重了,可能会涉及到故意伤害罪,但咱们今天聊的是“不是故意”,这通常指的就是“过失”或者“意外”。

“过失”呢,又分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就是你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伤害,但因为疏忽大意没预见到;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就是你已经预见到了,但轻信自己能避免,结果还是发生了,你在小区里倒车,觉得后面没人,没仔细看就倒,结果撞到了突然跑出来的小孩,这就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意外事件”则是指,你根本不可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伤害,完全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了。

“不是故意”造成了他人“轻伤”,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

  1. 民事赔偿责任是跑不了的(除非是意外事件且无过错):不管你是过失还是什么情况,只要给别人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并且你的行为和这个伤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民事赔偿这一块,通常是免不了的。 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医疗费(这是大头,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误工费(如果对方因为受伤没法上班,耽误了工作)、护理费(如果需要人照顾)、交通费(看病就医的交通费用)、营养费(为了恢复健康需要补充营养的费用)等等,具体赔多少,要看对方的实际损失有多大,以及你的过错程度。

  2. 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咱们国家《刑法》里规定的“故意伤害罪”,要求是“故意”,对于“过失”造成他人伤害的,只有达到“重伤”程度,才有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仅仅是“轻伤”级别,过失行为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你确实不是故意的,对方也只是轻伤,那刑事犯罪这根弦儿可以先松一松,但民事赔偿的责任意识一定要绷紧。

  3. 可能涉及行政责任吗?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如果你的行为虽然不是故意,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某些规定,比如在公共场所打闹嬉戏不小心伤到人,情节比较严重,公安机关可能会对你进行一些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或者警告,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主要还是以民事赔偿为主。

那万一真遇到这种事儿,到底该“怎么办”呢?

  • 第一步:立即停止侵害,积极救助伤者。不管怎么样,先把人送到医院检查治疗,确保对方的伤情得到及时处理,这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减轻责任、争取对方谅解的重要一步,别想着逃避,越逃避事儿越大。
  • 第二步:主动沟通,态度诚恳。及时向对方道歉,表达你的歉意和愧疚,说明事情的经过,强调自己不是故意的,良好的沟通态度能大大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为后续的协商解决打下基础。
  • 第三步:收集证据,厘清责任。如果你觉得事情的发生对方也有一定责任(比如对方自己也没注意),或者你想证明自己确实是过失而非故意,那么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现场的监控录像、目击者的联系方式、医院的诊断证明等等。
  • 第四步: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在了解对方的伤情和大致损失后,主动和对方协商赔偿金额和方式,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赔偿方案,或者请双方都信任的人从中调解,如果能达成一致,最好签订一份书面的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以及双方就此了结,互不追究其他责任等内容,免得日后再生纠纷。
  • 第五步:如果协商不成,寻求法律帮助。如果双方对赔偿金额分歧太大,或者对方狮子大开口,协商不成,也别慌,可以考虑通过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派出所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还是不成,对方可能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时候,你就需要积极应诉,可以考虑咨询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案说法:

小王和小李是同事,在公司篮球场上打篮球,一次激烈的争抢中,小王高高跳起抢篮板,下落时不小心用手肘撞到了小李的鼻子,导致小李鼻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小李又疼又气,要求小王赔偿。

分析:小王撞人这个行为,显然不是故意的,他的目的是抢球,而非伤害小李,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过失”,更准确地说,可能是一种“过于自信的过失”(他可能觉得自己能躲开,但没躲开)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没预料到会撞得这么重)。 由于只是造成了轻伤,小王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小李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小王是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后来,在公司领导的调解下,小王主动向小李道歉,并承担了小李全部的医疗费用和一部分误工费,小李也表示谅解,双方握手言和。


法条链接(相关核心法条,具体请自行搜索相关法条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用于确定“轻伤”、“重伤”等)

律师总结:

“不是故意”造成他人轻伤,虽然大概率不会坐牢,但民事赔偿的“锅”通常是甩不掉的,核心在于“过失”与否以及“过错程度”。

遇到这种事,千万别慌,更别跑!积极救助、诚恳道歉、主动协商赔偿,这才是正道,毕竟,谁也不想遇到意外,但出了意外,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把事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来公正裁决,和气生财,和谐解决才是王道。

不小心造成他人轻伤,法律上会怎么处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迟还一天算不算逾期?律师为你详细解答
« 上一篇4分钟前
×
25
2025 09

不小心造成他人轻伤,法律上会怎么处理?

生活中,谁也不想遇到麻烦事儿,但有时候,意外就是这么不期而遇,可能是你搬东西时没留神碰倒了旁边的人,也可能是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