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他人轻伤,却没赔偿能力,该怎么办?

普法百科35秒前1

生活中,有时候一时冲动或者意外,可能就造成了他人身体受伤,如果经过鉴定,伤情达到了“轻伤”级别,那这事儿可就不单单是赔钱那么简单了,已经涉嫌刑事犯罪,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故意伤害罪”,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慌了神,尤其是如果自己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赔偿能力,那更是愁上加愁:我没钱赔,对方不谅解,我是不是就得坐牢了?受害方也会着急:他没钱赔,我的损失谁来承担?

别慌,咱们一步步来看。“轻伤”已经构成刑事立案标准,这一点要有清醒认识,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甚至可能争取到不起诉或者缓刑的机会,但如果确实没有赔偿能力,是不是就一点办法没有了呢?也不是。

造成他人轻伤,却没赔偿能力,该怎么办?

第一步:态度是关键,积极沟通别逃避。就算暂时没钱,也千万别想着跑路或者耍赖,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事情更糟,给司法机关留下“无悔罪表现”、“态度恶劣”的印象,对自己极为不利,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向被害人真诚道歉,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悔意,主动和对方沟通,说明自己的实际经济困难,不是不想赔,而是暂时没能力全额赔偿。

第二步:尽力而为,寻求协商解决。真诚的态度是基础,接下来就要看行动了。

  1. 坦诚协商赔偿方案:可以和被害人商量,能不能分期赔偿?比如每个月还一部分,直到还清为止,或者,自己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比如车子、首饰,但要确保是自己的合法财产),能不能折价抵一部分赔偿款?哪怕只能先拿出一小部分,也要尽力去做,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和努力。
  2. 寻求亲友帮助:看看能不能向亲戚朋友周转一下,先凑一部分钱给被害人,剩下的再慢慢想办法,毕竟,刑事责任可不是小事,能争取对方谅解,对自己的处罚会轻很多。
  3. 劳务抵债(谨慎):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双方都同意,或许可以考虑用提供劳务的方式来折抵部分赔偿,但这个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双方签订非常详细的协议,并且确保不违反法律法规,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

第三步:司法程序中如实说明,争取从宽处理。如果和被害人协商不成,或者对方坚持高额赔偿,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案件很可能会进入司法程序(公安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

  • 如实陈述: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讯问时,要如实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故意不赔偿,而是确有困难。
  • 认罪认罚: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认罪认罚,这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从宽处罚情节。
  • 法院判决:法院会根据案件事实、你的悔罪表现、赔偿情况(包括是否尽力赔偿)、被害人谅解情况等综合因素来量刑,即使你暂时没有全额赔偿能力,但只要你态度好,尽了最大努力,法院也会酌情考虑从轻处罚。

第四步:被害人的权利如何保障?即使加害方暂时没有赔偿能力,被害人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单独民事诉讼: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
  • 申请强制执行:拿到生效的民事判决书后,如果加害方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询加害方的财产情况,如果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比如工资收入、银行存款、房产等),会依法进行划扣、拍卖等。
  • 分期履行:如果加害方确实没有一次性履行能力,法院也可能会主持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分期履行,只要加害方有财产可供执行,这个赔偿款早晚是要给的。

以案说法:

小王(化名)因为琐事和邻居小李(化名)发生争执,情急之下推了小李一把,导致小李摔倒,手臂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小李住院花了不少钱,加上误工费,一共要求小王赔偿5万元,小王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没什么积蓄,父母也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

小王一开始很害怕,想躲起来,后来咨询了律师,律师告诉他,逃避不是办法,于是小王在家人陪同下,多次去医院看望小李,真诚道歉,并说明了自己的经济困难,小李一家虽然生气,但看到小王态度诚恳,也有些犹豫。

在律师的协调下,小王东拼西凑,先拿出了1万元给小李,表示这是自己的全部积蓄和向朋友借来的,小王和父母一起,跟小李家协商,提出剩下的4万元,每月从他的工资里扣除2000元,直到还清为止,并愿意写下书面还款协议。

小李家人看到小王确实尽力了,也不是故意耍赖,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出具了谅解书,后来法院考虑到小王系初犯、偶犯,有自首情节(主动到案),认罪认罚,并且积极赔偿了部分损失,取得了被害人谅解,最终对小王判处了缓刑,小王也得以继续工作,按月赔偿小李。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暂时没有全额赔偿能力,只要态度端正,积极沟通,尽力赔偿,还是有机会争取到好的结果的。


相关法条链接(具体内容可自行查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律师总结:

造成他人轻伤,本身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没有赔偿能力,也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或者逃避责任。

  1. 主动认错,积极沟通: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真诚的态度能为你争取到最大的回旋余地。
  2. 尽力赔偿,寻求谅解: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尽力筹措一部分赔偿款,或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分期赔偿方案,争取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的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作用很大。
  3. 配合司法,认罪认罚:在司法程序中,要如实供述,认罪认罚,展现悔罪态度,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4. 法律途径,保障权益(被害人视角):被害人也要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民事诉讼确定债权,并在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即使对方现在没钱,也要为将来可能的执行打下基础。

法律不仅是惩罚犯罪,也鼓励悔改和弥补,一时的经济困难不代表永远无法弥补,积极面对,承担责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如果情况复杂,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帮助。

造成他人轻伤,却没赔偿能力,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驾驶证到期手忙脚乱?别慌!律师教你三步搞定换证!
« 上一篇48秒前
离婚多久可以重分财产
下一篇 »20秒前
×
24
2025 09

造成他人轻伤,却没赔偿能力,该怎么办?

生活中,有时候一时冲动或者意外,可能就造成了他人身体受伤,如果经过鉴定,伤情达到了“轻伤”级别,那这事儿可就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