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一不小心,比如打球没注意碰伤了队友,或者口角之争没控制住推搡了一下,结果对方受伤,一鉴定还是个“轻伤”,这时候,很多人就慌了:“完了,轻伤是不是要坐牢?得赔多少钱啊?” 别慌,听我给你捋捋清楚。
咱们得明白,“轻伤”在法律上是个啥概念,它不是咱们平时说的“哎呀,就擦破点皮,轻伤没事”那种,法律上的轻伤,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具体得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一旦鉴定为轻伤,就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了,比如故意伤害罪,但今天咱们重点说民事赔偿这块,就是你该怎么补偿对方。

造成他人轻伤,赔偿的原则是“实际损失、合理赔偿”,也就是说,对方因为你这个行为花了多少钱,遭受了多少合理的损失,你就得赔多少,具体都包含哪些项目呢?
- 医疗费:这肯定是大头,对方看病花的挂号费、检查费、药费、手术费、住院费等等,只要是跟这次受伤直接相关的,有医院的正规票据,你都得承担,一定是“合理”的医疗费用,那种过度治疗、跟伤情无关的费用,你可以不认。
- 误工费:如果对方因为受伤,没法上班挣钱了,那这段时间的误工损失,你得赔,怎么算呢?一般是根据对方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可以根据医院开的证明或者司法鉴定来定,收入状况呢,如果对方有固定工作,就按他实际减少的收入算;如果没有固定收入,可能就参照当地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算。
- 护理费:如果对方伤情比较重,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需要人照顾,那护理费也是要赔的,护理费可以参照当地护工的劳务报酬标准,或者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来定。
- 交通费:对方因为看病、复查、处理事故等产生的合理交通费用,比如打车、公交、地铁票,你也得承担,同样要票据。
- 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对方住院了,住院期间的伙食开销,也可以主张,这个各地都有个大概的标准,比如每天几十块钱。
- 营养费:为了促进伤情恢复,医生可能会建议加强营养,这部分费用,只要是合理的,也可以要求赔偿。
- 其他合理费用:比如伤情鉴定费,如果是对方先垫付的,你也得给人报销了。
除了这些直接的物质损失,有时候还可能涉及到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过这个一般是在伤情比较严重,或者对方有伤残等级的情况下才支持,轻伤的话,除非有特别恶劣的情节,否则精神抚慰金这块可能比较难,或者数额不会太高。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通常有这么几步:
- 积极协商:出了事,态度很重要,主动关心对方伤情,积极沟通赔偿事宜,能私下协商解决是最好的,省时省力,你们可以坐下来,根据对方提供的费用单据,一项项核对,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总额,签个书面的赔偿协议,写清楚钱给了,以后互不追究,免得后续麻烦。
- 如果协商不成:对方可能会起诉到法院,要求你赔偿,这时候你就得应诉了,拿出证据,对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费用进行抗辩。
- 关于刑事责任:前面说了,轻伤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如果你积极赔偿,取得了对方的谅解(最好有书面的《谅解书》),那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走到那一步的话),对你的量刑会非常有利,甚至可能不起诉或者判缓刑,赔钱不仅仅是赔钱,有时候还关系到“要不要进去”的问题,务必重视。
以案说法
就说前阵子我碰到的一个事儿吧,老王和小李是邻居,因为楼道堆东西的事儿吵了起来,越吵越凶,老王一时激动推了小李一把,小李没站稳,后脑勺磕在了楼梯扶手上,当时就起了个大包,还晕乎乎的,后来小李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有轻微脑震荡,还有点颅骨骨裂(万幸不严重),住了半个月院,出院后一鉴定,构成了“轻伤二级”。
小李家人当时就报了警,说要追究老王的刑事责任,老王这才慌了神,赶紧来找我,我告诉他,首先态度要诚恳,立刻去跟小李道歉,积极承担所有医疗费用,我帮他们算了一下大概的赔偿范围:医疗费花了三万多,小李月薪八千,误工一个月,误工费八千,护理费请了护工,花了四千,住院伙食补助按每天50算,半个月750,营养费医生建议了,给了两千,交通费几百块,加起来差不多五万出头。
后来在我的协调下,老王主动赔偿了小李五万五(多出来的算是一点补偿和歉意),小李也出具了《谅解书》,表示不追究老王的刑事责任,最后警方那边考虑到情节轻微,双方和解,就没立案,你看,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老王很可能就得背上“故意伤害罪”的前科,现在花钱消灾,虽然肉疼,但人没事,以后邻里关系慢慢修复,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所以说,遇到这种事,千万别想着逃避,积极面对,合理赔偿,才是正道。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注:轻伤即可能构成此罪,但达成和解并取得谅解是重要的量刑情节)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等相关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具体界定。
律师总结
不小心造成对方轻伤,赔偿的核心就是“实际损失、合理赔付、积极沟通、取得谅解”。
- 别侥幸,正视问题:轻伤不是小事,可能涉及刑事和民事双重责任,赶紧收起“无所谓”的心态。
- 主动出击,态度诚恳:第一时间关心伤者,道歉并主动承担责任,这是化解矛盾的第一步。
- 厘清损失,合理赔偿:根据对方提供的票据和实际情况,核算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做到心中有数,赔偿金额可以协商,但要基于事实和法律。
- 书面协议,不留后患:如果协商一致,务必签订书面的赔偿协议和谅解书,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以及双方不再追究责任等内容,避免日后扯皮。
- 刑事风险,重点关注:轻伤案件,如果对方坚持追究,是可能上升到刑事层面的,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是争取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刑事处罚的关键。
- 专业咨询,保驾护航:如果自己搞不定,或者对方狮子大开口,千万别犹豫,及时找专业律师咨询,让律师帮你分析案情、计算赔偿、参与调解甚至代理诉讼,能最大限度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也能让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法律是底线,人情是温度,出了问题,积极面对,依法依规处理,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小心造成对方轻伤,到底该咋赔?,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