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一换了之吗?

金融债务2天前2

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逃避催收吗?

“网贷还不上,换个手机号是不是就清净了?”这是很多负债人焦虑时的第一反应,但现实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换号≠“脱债”
网贷平台在放款时已获取你的身份证、银行卡、通讯录等信息,即使换了手机号,平台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你(如联系紧急联系人、发送律师函等),更关键的是,逃避催收可能加重法律风险——若被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可能面临起诉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一换了之吗?

催收的“技术手段”比你想象的多
如今大数据时代,部分平台会通过实名制信息(如社保、支付宝等)关联到新号码,频繁换号可能让平台认为你有“失联嫌疑”,反而加快法律程序。

特殊情况:换号需谨慎操作
如果因骚扰过度想换号,建议:

  • 保留旧号并设置呼叫转移,避免被认定为失联;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方案,并留存沟通记录;
  • 切勿彻底停机,否则可能被起诉“恶意逃债”。

以案说法:换号后,他被判“恶意逾期”

2022年,浙江某法院审理了一起网贷纠纷案:借款人张某逾期后连续更换3个手机号,未主动告知平台,且拒接所有催收电话,平台以“恶意逃避债务”起诉,法院最终判决张某需一次性还清本息,并承担额外违约金。法官指出:“借款人未履行告知义务,单方面切断联系方式,属于消极履约行为。”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要知道

  1.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应按约定还款,未按期还款的,需支付逾期利息。
  2.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但借款人故意失联的,平台可采取法律手段。
  3.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若法院判决后仍恶意逃避,可能构成犯罪。

律师总结:换号不是解药,沟通才是关键

作为律师,我理解负债人的压力,但换手机号本质是“掩耳盗铃”,真正的解决思路是:

  1. 主动协商:联系平台说明困难,争取分期或延期;
  2. 留存证据:记录所有催收违规行为(如恐吓、爆通讯录),必要时投诉;
  3. 法律兜底:若被起诉,积极应诉,避免因缺席判决加重责任。

债务不会因换号消失,但积极应对能减少损失。

(全文完)


:本文基于真实法律实践撰写,具体个案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一换了之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小蓝卡逾期1年,你的信用还好吗?
« 上一篇2天前
社保断缴,你的晚年谁买单?从运城案例看企业不交社保的隐形成本
下一篇 »2天前
×
22
2025 09

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一换了之吗?

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逃避催收吗? “网贷还不上,换个手机号是不是就清净了?”这是很多负债人焦虑时的第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