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躲掉债务吗?子女该怎么做?

金融债务35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有不少年轻人咨询:“父母借了网贷还不上,偷偷换了手机号,现在催收电话打到我这儿了,我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背后,隐藏着两个关键矛盾:一是父母对债务的逃避心理,二是子女对法律风险的担忧。

父母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躲掉债务吗?子女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明确:换手机号≠逃避债务,网贷逾期后,债权人(平台或银行)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追讨欠款,更换联系方式虽能暂时避开催收骚扰,但债务关系并不会因此消失,更严重的是,如果父母在借款时填写了子女或其他亲属的联系方式作为“紧急联系人”,催收方可能会通过通讯录轰炸、短信威胁等方式施压,甚至波及无辜亲友。

子女的正确应对姿势:

  1. 厘清责任边界:除非子女是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否则无需替父母还债,面对催收时可直接表明:“我与借款人无经济往来,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 保留证据:若遭遇暴力催收(如恐吓、伪造律师函),及时录音截图,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或警方举报。
  3. 主动沟通协商:建议父母直面问题,与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还款,许多正规平台对困难用户有减免政策,逃避只会让罚息滚雪球。

以案说法:
2022年,浙江某案例中,张先生因网贷逾期更换手机号,催收公司转而骚扰其女儿,甚至伪造“逮捕令”彩信,女儿报警后,警方查明催收方存在虚构事实、恐吓等行为,最终对其处以行政处罚,法院在后续债务纠纷中明确:借款人故意失联构成违约,但催收方不得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催收方无权获取借款人通讯录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律师总结:
逃避债务就像用纸包火——看似躲过一时,终将引火烧身,作为子女,既要帮助父母认清法律后果(如被起诉、限高消费),也要保护自己免受牵连,记住三点:不扛债、不怯懦、不纵容,必要时陪同父母咨询专业律师,通过合法途径化解债务危机,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

(注:本文所有观点均基于中国大陆现行法律,个案需具体分析。)

父母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躲掉债务吗?子女该怎么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多久能迁户口?材料齐了其实不复杂!
« 上一篇3分钟前
×
15
2025 09

父母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躲掉债务吗?子女该怎么做?

原创文章内容: 有不少年轻人咨询:“父母借了网贷还不上,偷偷换了手机号,现在催收电话打到我这儿了,我该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