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更换手机号码,真的能躲过催收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成为许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途径,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借款人可能会面临逾期还款的情况。有些人为了逃避催收,选择更换手机号码,甚至玩“失踪”,以为这样就能摆脱债务,但...
原创文章内容:
有不少年轻人咨询:“父母借了网贷还不上,偷偷换了手机号,现在催收电话打到我这儿了,我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背后,隐藏着两个关键矛盾:一是父母对债务的逃避心理,二是子女对法律风险的担忧。
首先必须明确:换手机号≠逃避债务,网贷逾期后,债权人(平台或银行)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追讨欠款,更换联系方式虽能暂时避开催收骚扰,但债务关系并不会因此消失,更严重的是,如果父母在借款时填写了子女或其他亲属的联系方式作为“紧急联系人”,催收方可能会通过通讯录轰炸、短信威胁等方式施压,甚至波及无辜亲友。
子女的正确应对姿势:
以案说法:
2022年,浙江某案例中,张先生因网贷逾期更换手机号,催收公司转而骚扰其女儿,甚至伪造“逮捕令”彩信,女儿报警后,警方查明催收方存在虚构事实、恐吓等行为,最终对其处以行政处罚,法院在后续债务纠纷中明确:借款人故意失联构成违约,但催收方不得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逃避债务就像用纸包火——看似躲过一时,终将引火烧身,作为子女,既要帮助父母认清法律后果(如被起诉、限高消费),也要保护自己免受牵连,记住三点:不扛债、不怯懦、不纵容,必要时陪同父母咨询专业律师,通过合法途径化解债务危机,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
(注:本文所有观点均基于中国大陆现行法律,个案需具体分析。)
父母网贷逾期后换手机号,真的能躲掉债务吗?子女该怎么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原创文章内容: 有不少年轻人咨询:“父母借了网贷还不上,偷偷换了手机号,现在催收电话打到我这儿了,我该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