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被拖欠,强制执行到底该怎么弄?手把手教你拿回辛苦钱!
唉,说起这工资被拖欠的事儿,真是能把人急死!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老板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换谁心里都堵得慌,协商、投诉都试过了,对方还是耍赖皮,怎么办?这时候,咱们就得拿出法...
辛辛苦苦上班,就盼着发工资那一天,可万一遇上黑心老板,工资一拖再拖,简直让人揪心!协商、投诉都试过了,还是拿不到钱,最后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拿到了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以为能松口气了,结果老板还是耍赖不还钱,这时候,咱们就会想到“强制执行”,那么问题来了,这拖欠工资的强制执行,到底该谁来负责呢?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说说这个事儿。
咱们得明白,强制执行不是自动启动的,它需要咱们劳动者自己先迈出关键一步。当劳动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还是拒不支付工资,这时候,咱们劳动者就是申请强制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您得拿着生效的法律文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记住了,这个“管辖权”通常是指被执行人(也就是欠薪的公司或老板)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您可别等,时间不等人,判决生效后赶紧去申请,别过了申请执行的期限,一般是两年哦!
申请之后,具体的执行工作是谁来干呢?这就轮到人民法院登场了!一旦您的申请被法院受理,法院就会立案,然后由法院的执行局或者执行法官来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他们可不是吃素的,会依法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查到有财产的,会依法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用来支付您被拖欠的工资,所以说,法院是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主导者”和“操盘手”,他们的职责就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帮您把“纸上的权利”变成“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当然啦,用人单位作为被执行人,是履行支付工资义务的“最终责任人”,法院强制执行,就是要让他们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他们有钱不还,或者想方设法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法院是可以采取一系列惩戒措施的,比如把他们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赖”名单),限制高消费,甚至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时,追究其刑事责任,欠薪的老板们可别心存侥幸,以为能躲得掉!
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劳动监察部门或者仲裁机构能直接帮我们强制执行吗?劳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前期的调查、责令改正等工作,而劳动仲裁机构主要负责居中裁决。他们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强制执行权,强制执行权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专有权力,走完监察或仲裁程序拿到生效文书后,如果单位不履行,最终还是要靠法院来“亮剑”。
总结一下就是:劳动者是申请强制执行的启动者,人民法院是具体实施强制执行措施的负责机关,而用人单位则是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最终责任主体。
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
小编总结:
拖欠工资这事儿,确实让人糟心,但咱们劳动者要记住,法律是咱们坚强的后盾,从最初的协商、投诉、仲裁,到最后的法院诉讼和强制执行,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法律程序来保障咱们的权益。强制执行这一环,咱们自己要主动出击去法院申请,然后法院会动用国家强制力帮咱们追薪。万一真遇到欠薪耍赖的,千万别怕麻烦,也别轻易放弃,拿起法律武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邪不压正,您的血汗钱,一分都不能少!
工资被拖欠,强制执行到底该谁来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上班,就盼着发工资那一天,可万一遇上黑心老板,工资一拖再拖,简直让人揪心!协商、投诉都试过了,还是拿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