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几年,不少朋友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收入不稳定,甚至暂时没了收入来源,这时候,之前借的网贷就成了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最近就有朋友问我,因为疫情期间实在还不上网贷,结果被网贷公司起诉了,现在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别慌,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给大家支支招。
被起诉了,我们先做什么?

别慌!被起诉不等于一定会败诉,更不等于马上就要坐牢(网贷纠纷一般是民事案件,不是刑事案件,除非有恶意诈骗等特殊情况),收到法院传票或者相关通知,这恰恰说明你的权利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不是网贷公司说了算。
- 收到法院传票别当废纸: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传票上的内容,包括开庭时间、地点、承办法官联系方式等,这是法院通知你的,不是网贷公司单方面的威胁。
- 仔细看看起诉状和证据:法院会把网贷公司的起诉状副本和他们提交的证据材料一并给你,你要认真看,对方起诉你什么?要求你还多少钱?利息、违约金是怎么算的?他们提交了哪些证据(比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
- 积极应诉,别玩失踪:很多人一看被起诉了,害怕,就不去法院,以为“眼不见心不烦”,这是大错特错!你不去,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到时候网贷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连反驳和提交证据的机会都没有,那才是真的亏大了,一定要去应诉!如果实在不方便,可以提前联系法院,看能不能申请线上开庭或者延期(有正当理由的话)。
- 整理好自己的证据:你也有权利提交证据。
- 借款合同、借款凭证:看看当时约定的利率是多少,有没有砍头息(比如借1万,实际只拿到8千,扣了2千手续费)。
- 还款记录:证明自己已经还了多少。
- 疫情影响的证明:这是重点!如果你能证明疫情确实导致你收入大幅下降或者失业,比如单位的停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工资流水(显示收入减少)、社区/街道开具的疫情影响证明等,这些在法庭上都是有用的。
- 和网贷公司沟通的记录:比如你之前尝试和他们协商延期、减免利息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明你不是恶意拖欠。
疫情这事儿,能成为“挡箭牌”吗?
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疫情导致收入下降,还不上钱,算不算“不可抗力”或者“情势变更”?
-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疫情本身可能构成不可抗力,但具体到网贷还款,还要看疫情是否直接导致你完全不能履行还款义务,你是个体工商户,疫情期间店铺被强制关闭,完全没有收入,这可能沾点边,但如果只是收入减少了一些,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就不算。
- 情势变更:简单说就是合同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疫情导致收入锐减,可能构成情势变更。
但不管是哪种,都不是说你可以不用还了,而是法律可能会支持你和网贷公司协商变更还款期限、减免部分利息或违约金,或者判决你分期偿还等,关键在于你要拿出充分的证据,并且在法庭上合理陈述。
以案说法
给大家说个类似的小例子(为保护隐私,人物和具体金额已做修改):
小王是个网约车司机,疫情前收入还不错,为了换车借了某网贷公司5万元,约定月利率2%(年化24%),分24期还,结果疫情来了,小区封控,车子开不出去,收入几乎为零,网贷就逾期了,逾期3个月后,网贷公司把小王起诉到法院,要求小王偿还剩余本金3万多,利息和违约金加起来快1万了。
小王收到传票后很紧张,一开始想躲,后来在朋友劝说下找到了律师,律师帮小王分析:
- 这笔借款是真实的,本金肯定要还。
- 月利率2%,年化24%,在当时(假设是2020年),这个利率虽然高,但还没超过当时法律保护的上限(当时是LPR的4倍,2020年LPR较低,24%可能略高于4倍LPR,具体要看当时的LPR数值),但违约金和利息加起来,可能就超过法定上限了,超过部分法院不会支持。
- 最重要的是,小王确实因为疫情无法出车,有社区的封控证明,还有银行流水显示疫情期间没有收入进账,这可以作为“情势变更”的理由,请求法院调解。
后来,在法院的主持下,小王积极应诉,提交了疫情影响的相关证明,法院组织双方调解,网贷公司同意减免部分违约金,利息也按法定上限计算,小王则承诺在解封后,每月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分期偿还剩余本金和合法利息,小王也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也避免了更坏的结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积极应诉、拿出证据、合理主张,是有可能争取到有利结果的。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情势变更】:合同成立后,情势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这个规定里详细说明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以及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总计不得超过上限。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等相关指导意见:里面明确了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在民事案件中的具体适用,强调要依法妥善审理,平衡各方利益。
(法条链接可以直接搜索“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或者“北大法宝”等官方渠道查询最新原文)
律师总结
疫情期间因为网贷被起诉,确实挺闹心的,但记住,别慌,积极面对是王道!
- 收到传票积极应诉:这是你的权利,千万不要放弃,缺席判决对你非常不利。
- “疫情影响”不是口头说说,证据很重要:尽可能收集能证明疫情导致你收入骤降或失业的材料,比如单位证明、工资流水、封控通知等。
- 利息和违约金不是对方说了算:仔细核对,超过法定上限(现在是LPR的4倍)的部分,法院不会支持。
- 主动沟通,争取调解:无论是在法院外还是法院内,都可以尝试和网贷公司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争取达成延期还款、减免部分费用的调解方案,法院也很鼓励调解。
- 以后借钱要三思:网贷虽然方便,但利率高,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陷入困境,消费要理性,量力而行。
如果你觉得自己搞不定,或者案件比较复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让他们帮你分析案情,代理诉讼,这样能更好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法律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只要你积极正确地运用它。 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疫情期间欠了网贷还不上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