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发工资不交社保,你以为赚了其实亏大了?
老张上个月领工资时发现,公司悄悄把社保折现发给了他,还美其名曰“到手更多”,他一开始还挺高兴,觉得每月多拿几百块挺实在,可后来想办房贷,银行说他社保断缴不符合要求,这才傻眼了——原来公司是在用“现金换...
老张上个月领工资时发现,公司这个月开始“改革”了——工资涨了500块,但人事悄悄跟他说,以后社保就不交了,折成现金一起发,老张心里嘀咕:“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拿到手的钱多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其实不少中小企业都在用这招:工资照发,社保“协商不缴”,表面上看,员工每月多拿几百块,企业也省了成本,好像是“双赢”,但事实上,这里头的风险和代价,远比眼前那点现金要沉重得多。
社保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法定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社保与工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工资是劳动报酬,社保则是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法定义务,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就像你不能用“我给你多发点钱”来代替“遵守交通规则”,社保也不是企业和员工“私下商量”就能决定不交的。
员工短期多拿钱,长期可能吃大亏
如果一家公司对你说“咱不交社保,钱直接补给你”,听着好像挺实惠,但一旦发生工伤、生病住院、生育或者未来退休领养老金的时候,你就傻眼了——因为没有社保,这些本应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分担的风险,全部得你自己扛。
比如老王在一次出差途中发生车祸,因为公司没给他交社保,工伤保险报销不了,十几万的医疗费全部自掏腰包,他后来虽然打赢官司让公司赔了钱,但期间耗时耗力、耽误治疗,还差点因为临时凑不齐手术费耽误抢救。
这叫“省小钱、惹大麻烦”
有些企业主以为不交社保是“控制成本”,实则是把自己置于更大的法律风险之中,一旦员工投诉,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保和滞纳金,还可能被处以罚款;如果发生工伤等事故,所有赔偿责任将由企业100%承担,那可比日常缴社保的成本高得多。
2021年,上海某科技公司未为程序员小李缴纳社保,仅以“社保补贴”形式每月发放800元,半年后小李因病住院,无法使用医保报销,遂提起劳动仲裁。
法院认为:
该案明确了一点:社保是强制义务,不能通过私下协议规避。
企业不交社保绝不是“聪明的降本方式”,而是明显的违法行为,拿一点现金补贴放弃社保,看似“赚了”,实则冒着巨大的社会保障缺失风险。
如果你是企业主,请务必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这是责任,也是对员工和企业长远利益的保护。
如果你是员工,遇到公司不交社保,别犹豫: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社保征收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不会支持任何“用现金代替社保”的所谓协议,真正的合规经营,才是对企业和员工双方最好的保障。
记住一句话:社保不是企业的馈赠,而是你应有的权利。别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赌上自己的未来保障。
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企业只发工资不交社保,员工是赚了还是亏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张上个月领工资时发现,公司这个月开始“改革”了——工资涨了500块,但人事悄悄跟他说,以后社保就不交了,折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