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有什么具体程序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裁减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符...
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具体要求包括及时举证、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承担不利后果等。
在劳动争议等法律事务中,当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时,有一系列具体要求。
及时举证:用人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证据。例如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中,仲裁机构或法院会指定举证期限。用人单位必须在此期限内提交证据,若逾期提供,可能不被采纳。以劳动报酬争议为例,如果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少发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若未在期限内提供,仲裁庭或法院可能会根据劳动者的主张进行裁决。
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据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求。从形式上看,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如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表,应是原始的财务记录,而不能是事后伪造或篡改的。从实质上看,证据要真实、与案件有关联。比如在涉及劳动者是否违反规章制度的争议中,用人单位提供的规章制度必须是经过合法程序制定且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同时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劳动者确实存在违反该制度的行为。
承担不利后果: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在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中,劳动者主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否认但又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不存在劳动关系,那么仲裁机构或法院可能会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法律责任。
全面举证:要提供与案件相关的所有证据,不能隐瞒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例如在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不仅要提供劳动者违规操作的证据,也要提供工作环境、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证据,以便全面还原案件事实。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具体要求包括及时举证、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承担不利后果等。 在劳动争议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