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1年之后还款,是救赎还是新麻烦?
那天,小张终于把拖欠了整整一年的网贷还上了。
他长舒一口气,以为一切就此了结。
可没过几天,催收电话依旧响个不停,征信报告上依然赫然显示着那条逾期记录。
他懵了——“钱都还了,为什么还是甩不掉这个包袱?”
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困惑:网贷逾期1年之后还款,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解脱,还是另一段麻烦的开始?
逾期1年,还款只是“救火”,而非“灭火”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把钱还上,逾期的问题就会自动消失。
但事实上,逾期1年后再还款,更像是一场“债务救火”而非“彻底灭火”。
逾期期间产生的利息、违约金、催收费用等,可能早已远远超出本金。
更关键的是,你的征信记录已经受到了实质性伤害。
即便你还清了欠款,这条逾期记录仍会在征信系统中保留5年(自结清之日起算)。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申请房贷、车贷甚至信用卡,都可能受到限制。
还款只是停止了债务的继续滚动,但并没有抹去过去的发生。
还款之后,你可能依然面临这些麻烦
征信修复并非自动完成
还清欠款后,征信系统不会立即更新状态,你需要主动联系平台,要求出具《结清证明》,并确认他们已上报征信系统更新。
很多人以为“还完就没事了”,还完只是第一步”。催收可能不会立刻停止
部分第三方催收机构信息同步滞后,甚至存在“惯性催收”,这时候你需要拿出还款凭证,明确告知对方债务已结清,必要时可投诉至平台或监管机构。平台可能仍追究违约责任
即使你还了款,平台仍可能根据合同约定追究你逾期期间的违约责任,比如要求你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律师费等。
“还本金”不等于“了事”,一定要核对最终还款金额是否涵盖所有费用。
法律上,逾期1年还款意味着什么?
从法律角度,还款行为本身构成了“债务承认”,这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192条,债务履行后,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起算。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逾期1年后还款,平台在未来3年内仍可向你主张其他违约责任(如违约金、律师费等)。
但请注意:还款不代表你承认所有不合理费用。
如果平台收取的利息、违约金超过法定上限(通常为LPR的4倍),你可以拒绝支付超额部分。
建议参考:如果你也面临类似情况
- 还清前先协商: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尝试减免部分违约金或利息;
- 保留所有凭证:还款记录、沟通录音、结清证明等全部存档;
- 监控征信更新:还款后1-3个月拉一次征信报告,确认逾期状态已更新为“结清”;
- 如遇恶意催收,可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附: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92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
还款不是终点,而是信用修复的起点。
逾期1年后再还款,与其说是“解脱”,不如说是“清醒的开始”。
它提醒我们:债务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但可以通过积极应对而化解。
真正的救赎,不是还得上钱,而是还得明白、还得干净、还得有尊严。
如果你也曾陷入这样的困境,别怕——
法律保护理性的人,时间善待认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