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约定解除

普法百科17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合同可在双方协商一致时约定解除,也可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约定解除是常见的处理合同关系的方式。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这意味着只要合同双方都达成了不再继续履行合同的共识,就能够通过约定的方式解除合同。这种协商解除的方式体现了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充分尊重了双方的意愿。

除了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外,当事人还可以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履行合同过程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就可以按照约定解除合同。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如果承租人连续三个月未支付租金,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一旦承租人出现连续三个月未支付租金的情况,那么出租人就获得了解除合同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当解除权人决定行使解除权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这确保了一些特殊合同的解除遵循相应的法定程序,保障了交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合同约定解除为合同当事人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分享举报
入职一年半后才签合同是否合法
« 上一篇17小时前
试用期违法怎么赔偿
下一篇 »17小时前
×
18
2025 09

合同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约定解除

法律解析: 合同可在双方协商一致时约定解除,也可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