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有哪几种终止的形式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终止的形式主要有期满终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终止、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终止、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等终止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合同的终止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以下对各种终止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终止形式。当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期限届满时,若双方没有续签或依法续延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自然终止。例如,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到2023年12月31日合同期限结束,若无其他情况,合同即终止。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终止: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依法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这是因为劳动者此时进入了养老阶段,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基于劳动者身份的转变而终结。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终止:劳动者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主体,其生命的终结或者被宣告失踪、死亡,使得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自然应当终止。比如,劳动者因意外事故死亡,劳动合同便无法再继续执行。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用人单位被法院宣告破产,意味着其失去了继续经营的能力和资格,无法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劳动条件,劳动合同因此终止。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终止:这些情况都表明用人单位的经营资格或意愿发生了重大变化,无法继续维持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也随之终止。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为法律的完善和适应不同情况预留了空间。例如,某些特殊行业在特定情况下,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也会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分享举报
口头提了离职后可以不离职吗
« 上一篇2小时前
非法解聘多长时间有效
下一篇 »2小时前
×
17
2025 09

劳动合同有哪几种终止的形式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终止的形式主要有期满终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终止、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