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及赔偿损失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通常有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且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首先来了解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损失。

恢复原状是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已经交付货物,买方支付了价款,合同解除后,卖方应返还价款,买方应返还货物。如果原物存在,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当恢复原状不具备可能性时,就需要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比如在一些提供劳务的合同中,劳务已经提供且无法恢复原状,此时可以通过折价补偿等方式来解决。

赔偿损失。因合同解除给一方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这种损失赔偿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接下来看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返还财产。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折价补偿。当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应当折价补偿。例如因一方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另一方使用了对方提供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无法返还时,就需要进行折价补偿。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里的损失赔偿同样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分享举报
工伤赔偿打到什么卡
« 上一篇2秒前
×
17
2025 09

解除合同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法律解析: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及赔偿损失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通常有返...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