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有经济补偿金

普法百科5小时前1
法律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特定情形)、用人单位破产或被吊销执照等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裁员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体现了在协商解除的过程中,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比如,公司因业务调整,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公司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当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这些过错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等。例如,公司长期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在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也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比如,合同到期后,公司提出维持原待遇续签合同,但员工因个人原因不愿意续签,这种情况下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公司降低待遇续签合同,员工不同意续签,公司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这些情况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因此失去工作,所以需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也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原因,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被裁员工的基本生活,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分享举报
解除劳动合同最高赔多少
« 上一篇5小时前
五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
下一篇 »5小时前
×
17
2025 09

哪些情况有经济补偿金

法律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