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逾期一年?别慌,但千万别做这件事!
老铁们,如果你正在菲律宾,或者有朋友在那儿,签证逾期这事儿可大可小——但要是逾期整整一年?那我得跟你掏心窝子说几句实在的,这已经不是“忘续签”那么简单了,它可能直接把你从“游客”变成“非法滞留者”,别...
老王最近半夜总睡不踏实,手机一响就心惊肉跳。
大概是从去年夏天开始,他的花呗账单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起初只是忘了还三千块,后来生意不顺,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关掉通知、卸载APP,假装一切都没发生。
直到上个月,他收到了一封带着公章的律师函。
很多人跟老王一样,觉得“花呗逾期”不过是平台催一催、拖一拖的事。
但事实上,一旦逾期超过3个月,你的身份就不再只是“忘记还款的用户”,而是可能被定义为恶意违约方。
支付宝(花呗运营主体)会将逾期记录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
这意味着:
而这还只是信用层面的代价。
2022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过一桩类似案件(基于公开案例改编,隐去个人信息):
小李因花呗逾期9个月,欠款本金+利息累计2.1万元。
最初只是收到系统提醒,他置之不理;
3个月后,催收电话增多,他直接拉黑号码;
第6个月,他收到一份《律师函》,仍以为“吓唬人的”;
第9个月,法院的电子传票直接送到了他的支付宝首页。
判决结果:
律师解读:
这不是“平台欺负人”,而是典型的合同违约纠纷。
从你勾选“同意”《花呗服务协议》那一刻起,就已经和蚂蚁集团建立了借贷合同关系,逾期不还,就是违约。
《民法典》第577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翻译:你逾期,就得按约定还钱+付利息+可能赔损失。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
翻译:哪怕你还清了,这条逾期记录也要在征信上挂5年。
《民事诉讼法》第260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翻译:如果闹到打官司,你还拖,罚息会更重。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逃避,按这三步走:
立即盘点债务
打开花呗,看清欠款本金、利息、罚息具体金额。
本金必须还,但过高利息可协商(年化超过15.4%部分可主张减免)。
主动联系客服
说明困难,提出分期还款方案。
平台通常愿意协商——他们也不想折腾诉讼。
警惕“反催收中介”骗局
网上所谓“代理协商减免”的服务,99%是骗钱+盗信息。
你是和法律主体(支付宝)签的合同,只能和它谈。
最后说句实在话:
法律不会因为“你不知道”而免去责任,但会因“你主动面对”而给出余地。
欠钱不是绝路,逃避才是。
本文依据公开法律知识及案例撰写,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问题请咨询执业律师。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理性消费,信用无忧。
老王最近半夜总睡不踏实,手机一响就心惊肉跳。 大概是从去年夏天开始,他的花呗账单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起初只...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