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真的只是省了点钱吗?
文章正文:不交社保,后果远比你想的更严重 很多人以为不交社保顶多是未来养老金少点,其实远不止如此,社保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就像一个安全网,默默守护着你人生的各个阶段,一旦主动或...
各位老板、HR以及正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一个看起来老生常谈、但现实中却屡禁不止的问题——民营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可能有些企业主会觉得:“社保成本太高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反正员工也不一定在意。”甚至有些员工自己也认为,拿到手的现金多了,社保交不交无所谓,但你知道吗?这种行为不仅仅是“钻空子”,而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一旦被查,企业面临的绝不是“补上就行”,而是高额罚款、滞纳金、失信惩戒,甚至刑事责任。
不交社保表面上像是“节省成本”,实则是把企业推向风险的火山口,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要求,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很多民企之所以铤而走险,一方面是出于成本考虑,另一方面是怀有侥幸心理,觉得“没人查、没人告就没事”,但一旦员工维权、或是被人社部门抽查到,企业不仅要补缴欠款,还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并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算下来,这笔“隐形债务”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更严重的是,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保,还会影响员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权益,一旦员工发生工伤或重大疾病,企业可能面临巨额赔偿,而原本可由社保基金覆盖的部分,将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长远来看,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员工利益,也会让企业口碑受损,人才流失,甚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影响贷款、招投标等经营行为。
2022年,江苏某科技型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长期未为20多名员工缴纳社保,而是以“补贴”形式发放少量现金,后来,一名离职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人社部门介入后,责令该公司补缴社保费80余万元,并因情节严重处以一倍罚款80余万元,外加近10万元的滞纳金,公司原本现金流就紧张,这一罚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停业。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老板在听证会上辩称“员工同意不交社保”,但仲裁委和法院均未采纳该理由——因为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因双方协商而免除,许多企业喜欢用“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来规避责任,但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法院认为,企业作为强势方,有主动合规的义务,不能以员工“同意”为由推卸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
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仍应承担补缴责任。
作为一名长期处理劳资纠纷的律师,我想对企业主说几句真心话:社保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你以为你在“控制成本”,实际上是在积累一笔高息债务和法律风险,一旦爆发,轻则赔钱罚款,重则停业失信,甚至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我也要对员工说:社保是你合法权益的保障,不要为了一点现金牺牲长远利益,如果你的单位不交社保,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法律站在你这一边。
最后送企业一句话:合规是最好的风险管理,也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把员工权益保障到位,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由一名专注企业合规与劳动法的律师撰写,愿企业与人皆安好。
民企不给员工交社保,真的只是省小钱吗?小心重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各位老板、HR以及正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一个看起来老生常谈、但现实中却屡禁不止的问题——民营企业不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