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给我交社保,还偷偷漏税?这波操作到底坑了谁!
老张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三年,直到去年生病住院,才发现公司压根没给他交社保,报销医疗费时,他傻眼了——账户是空的,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闲聊时财务部的同事悄悄说:“咱公司呀,账都是两本,税收?能避就避呗。”...
老张开了家小公司,最近遇到件烦心事:公司里几个95后小伙主动要求不交社保,想把钱折现拿手里,老张琢磨着既能省下公司分摊部分,员工又能多拿钱,似乎双赢?结果财务小声提醒:"老板,咱申报个税时还是得按实际工资报哦。" 老张瞬间懵圈——这不等于左手省了社保钱,右手多缴个税吗?
其实啊,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双重风险。对员工而言,放弃社保等于主动放弃未来的医疗保障、养老金、生育津贴等兜底权益,短期内多收三五百,未来可能损失三五万,更关键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违反法律规定的协议条款根本无效!也就是说,哪怕员工白纸黑字签了"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只要去劳动仲裁,一告一个准。
对企业来说,风险更是层层加码,个税申报系统与社保系统虽未完全联网,但金税四期的大数据比对能力早已升级,一旦被发现社保基数与个税申报基数长期不符,轻则补缴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重则被认定为"偷逃税款",去年杭州某科技公司就因这波操作被罚了欠缴额度的1.5倍罚款,更可怕的是,如果员工在职期间发生工伤,所有本该由工伤保险支付的费用——可能高达几十万——将由企业全额自掏腰包!
2022年曾有个典型判例:北京某餐饮公司允许员工签署《放弃社保声明》,按月领取500元补贴,后厨员工小王工作时滑倒骨折,公司拒付工伤赔偿,理由是"已用现金补偿替代社保",法院最终判决:公司全额承担18万医疗费+伤残津贴,另补缴欠付社保款+滞纳金,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强调:"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因当事人约定而免除。"
更扎心的是,由于公司个税申报时如实填报了工资额,这份记录反而成为法院认定"公司明知真实工资标准却故意规避社保"的铁证。
看似"员工自愿"的操作,实则是把企业架在火上烤,真正的合规策略应该是:
✅坚持统一标准:无论员工是否主动要求,社保必须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
✅优化薪酬结构:通过合规的餐补、交通补贴、绩效奖金等方式提高员工实际收入
✅动态跟踪政策:尤其关注社保减免等阶段性政策(如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
法律从不承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违法协议,省下的社保费永远抵不上一次工伤赔偿或税务稽查的代价,薪酬管理没有捷径,合规才是最低成本的经营之道。
本文依据截至2024年7月有效法律法规撰写,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原创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老张开了家小公司,最近遇到件烦心事:公司里几个95后小伙主动要求不交社保,想把钱折现拿手里,老张琢磨着既能省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