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怎么算出来的?单位没按实际工资交怎么办?

普法百科34秒前1

说到工伤保险,大家可能都知道单位会给交,自己不用掏钱,但这缴费基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恐怕不少朋友就有点迷糊了,简单说,这个缴费基数,就是单位给咱们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底数”,基数高,单位交的钱就多一点点(这个比例国家有规定,单位承担),将来万一不幸发生工伤,咱们能享受到的一些待遇,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啥的,可能就会跟着水涨船高,所以啊,搞清楚这个基数是咋确定的,太重要了!

这个基数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怎么算出来的?单位没按实际工资交怎么办?

说白了,这个基数可不是单位随便拍脑袋定的,也不是你上个月工资条上那个实发数那么简单。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咱们职工本人的工资总额来确定的。这个“工资总额”,可不是光指基本工资哦,它包括了你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还有那些加班费、绩效工资,只要是你因为工作而得到的货币性收入,大部分都得算进去,像一些出差补贴、独生子女费这种有明确规定不计入的除外。

具体怎么操作呢?通常情况下,单位会以咱们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本年度的缴费基数,比如说,你去年一整年,各种工资、奖金加起来平均每个月是8000块,那今年的缴费基数大概率就是8000块。

这里面有两个“坎儿”大家得注意,各地都会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设定一个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

  • 下限:如果你工资比较低,低过了当地社平工资的60%(有的地方可能是50%,具体看当地规定),那不好意思,单位就得按照这个下限给你交,不能再低了,这是底线,保障职工基本权益。
  • 上限:如果你工资特别高,高过了当地社平工资的300%,那超过的部分,单位也可以不用给你算进去了,就按这个上限来交,这也是为了平衡企业负担。

缴费基数的公式,大概就是:缴费基数 =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但会被限制在当地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这时候,有朋友可能就问了:“律师,我们单位好像没按我实际工资给我交这个基数啊,就按最低的来,这可咋办?”

这确实是个常见问题,有些单位为了省钱,可能会偷偷按最低基数给员工交社保,这里面就包括工伤保险,你可别小看这个,这直接影响你将来的工伤待遇!你实际工资是1万,单位按3000的基数交,真出了事,伤残补助金啥的都是按3000这个基数算,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王吧,小王在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加上加班费、奖金,到手差不多有9000块钱,但是呢,他们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一直都是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60%,也就是3500块作为小王的工伤保险缴费基数。

天有不测风云,小王有一天在操作机器时不小心受了伤,最后被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鉴定为8级,按照规定,8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11个月的本人工资,这个“本人工资”就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如果单位是按小王实际的9000块工资交的,那他能拿到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 9000元/月 × 11个月 = 99000元。

可实际上单位是按3500块交的,那他只能拿到 3500元/月 × 11个月 = 38500元。

你看看,这一下就差了6万多块!小王知道真相后,那叫一个心疼,后来,小王在我们的建议下,收集了自己的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了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介入后,责令单位进行了补缴,并且小王也通过法律途径,就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向单位进行了追偿。

所以说,单位不按实际工资给你交工伤保险基数,那是妥妥的违法行为,咱们劳动者必须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讲到这儿,咱们就得搬出“尚方宝剑”——相关的法律法规了。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这里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就是指单位所有职工的缴费基数之和。)

  2.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这条就明确了“工资总额”和“本人工资”的定义,以及上下限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这条强调了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的义务。)


律师总结:

好了,朋友们,今天关于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事儿,就跟大家聊到这儿,总结一下几个关键点:

  1. 基数怎么来:一般是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这个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各种合法收入。
  2. 有上下限:不能低于当地社平工资的60%(或50%),也不能高于300%。
  3. 单位是“操盘手”:工伤保险费由单位缴纳,缴费基数也由单位申报,但必须基于你的实际工资。
  4. 核心是“足额”:单位必须按你的实际工资(在上下限范围内)申报缴费基数,这直接关系到你工伤后的待遇多少。

如果发现单位没按实际工资给你缴纳工伤保险,或者基数明显偏低,大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儿,这不是小钱,是咱们的“救命钱”和“养伤钱”。

怎么办呢?

  • 可以先跟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一下,问问清楚是什么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无心之失,沟通一下就能解决。
  • 如果沟通不成,或者单位就是故意为之,那咱们就要勇敢维权了,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反映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咱们的每一分钱权益,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工伤保险,保的就是一份安心,一份保障,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大家,咱们下期再见!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怎么算出来的?单位没按实际工资交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小额诉讼可以请律师吗?遇到纠纷怎么办?
« 上一篇3分钟前
×
22
2025 11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怎么算出来的?单位没按实际工资交怎么办?

说到工伤保险,大家可能都知道单位会给交,自己不用掏钱,但这缴费基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恐怕不少朋友就有点迷糊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