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怎么算?调休和补钱到底谁说了算?
说到节假日,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放假、旅游、吃喝玩乐,但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假期可能意味着——还得上班,尤其是像春节、国庆这种“黄金周”,有人欢喜有人愁:别人在景区人挤人,你在单位盯着电脑赶报表;别人晒美...
离婚后说“冷静”,这“冷静期”有谱吗?
嗨,朋友们,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关于离婚那点事儿的,其中一个问题特别典型:“律师,我跟我前夫/前妻都已经谈好离婚了,甚至有些都签了离婚协议,或者去法院调解/判决了,结果对方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们都冷静冷静吧’,这一‘冷静’就没个头了,我这婚到底离利索了没?这‘冷静期’到底要多久啊?”

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离婚后一方提出来的“冷静”,跟咱们《民法典》里规定的那个“离婚冷静期”,可不是一回事儿啊!那个30天的离婚冷静期,是针对协议离婚的,是在你俩去民政局提交离婚申请之后,民政局给你们的30天考虑时间,过了这30天双方都还去领离婚证,才算离成。
但咱们今天说的这个“离婚后说冷静”,情况就复杂多了,这往往发生在两种时候:
这个“冷静期”到底谁说了算?能“冷静”多久呢?
说实话,这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定标准答案”,因为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缓冲,或者说是一方主观意愿的表达。
核心问题是:离婚的法律程序走完了吗?
离婚后这个“冷静”,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层面或者情感层面的协商,法律上并没有赋予它强制执行力,它的时长,理论上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但绝对不能是一方说了算,更不能无限期拖延。
以案说法:“冷静”不成反成“僵局”,怎么办?
咱们来举个例子,更直观一些。
案情回顾:
小王(化名)和小李(化名)因为感情破裂,双方协商一致,签了离婚协议,约定了孩子归小王抚养,小李每月支付抚养费,房子归小王,小王补偿小李一部分钱款,签完协议后,小李突然说:“我觉得我们还是太冲动了,再冷静三个月吧,三个月后我们再决定要不要真的去领证。”小王当时心软,想着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就同意了。
结果这三个月里,小李对复合的事只字不提,反而开始转移一些婚内共同存款,三个月后,小王催小李去办离婚登记,小李又说:“我觉得还没冷静好,再冷静冷静。”小王这才意识到,小李不是想冷静,是想拖延时间,甚至可能想反悔当初的财产分割。
律师分析:
在这个案子里,小王和小李虽然签了离婚协议,但这份协议在没拿到离婚证之前,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小李提出的“冷静三个月”,小王同意了,这算是双方对“冷静期”达成了一致,但三个月后,小李再次无理要求延长“冷静期”,小王完全可以拒绝。
如果小李一直拖着不去办离婚登记,小王有两个选择:
如果小王和小李已经领了离婚证,那小李再说“冷静”,小王就可以直接无视了,如果小李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或转移财产,小王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针对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或者提起诉讼(针对离婚协议)。
相关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朋友们,说到底,离婚后一方提出的“冷静”,更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拉锯战”,或者是一方试图挽回的“最后努力”。
我的建议是:
离婚后的“冷静”,是情分,不是本分,多久算完,你自己心里得有杆秤,法律也会给你公正的答案,别让无意义的“冷静”,耽误了你奔向新生活的脚步。 对你有帮助!有任何法律问题,随时找我聊。
离婚后对方说冷静,这冷静期到底谁说了算?能无限拖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离婚后说“冷静”,这“冷静期”有谱吗? 嗨,朋友们,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关于离婚那点事儿的,其中一个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