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加班,你的工资真的算对了吗?律师详解加班费计算门道
节假日加班工资怎么算?律师手把手教你维权 每到节假日,总有一批“打工人”不得不坚守岗位,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加班费稀里糊涂被“打折”甚至“蒸发”,我就从法律实务角度,带大家拆解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计算规...
说到节假日,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放假、旅游、吃喝玩乐,但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假期可能意味着——还得上班,尤其是像春节、国庆这种“黄金周”,有人欢喜有人愁:别人在景区人挤人,你在单位盯着电脑赶报表;别人晒美食,你晒值班签到表。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到底该怎么算?是必须给三倍工资吗?能不能用调休代替?如果公司只给调休不给钱,合法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很多人以为周末也算法定假日,其实不是,根据国家规定,真正的法定节假日一共11天,包括:
注意!这里划重点:只有这11天才是法律意义上的“法定节假日”,其他所谓的“调休凑出来的长假”,比如五一前后拼出来的五天假期,中间那几天只是“休息日调班”,不是法定节假日!
加班费的计算,要看你是在哪一天上的班。
加班时间 | 工资标准 |
---|---|
法定节假日当天加班 | 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三倍工资) |
休息日(含调休来的“假”)加班且不能安排补休 | 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双倍工资) |
平时加班(非节假日、非周末) | 150%工资 |
看到没?只有法定节假日那天加班,才必须给三倍工资,而且不能用调休来抵!
举个例子:今年国庆节10月1日,你被叫去公司做项目收尾,老板说:“节后给你调休两天。”
对不起,不行!这一天就算你同意调休,公司也必须支付三倍工资,这是法律强制要求,不能协商免除。
但如果是10月5号(虽然是假期,但属于调休来的“周末”),那你加班的话,公司可以选择给你双倍工资,或者安排补休,只要给了补休,就不一定非得给钱。
“我们实行综合工时制,不用给三倍工资”
错!综合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并不等于可以逃避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义务,只要是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依然要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
“你签了自愿加班协议,所以没加班费”
这种协议本身就是无效的,加班必须用人单位安排,且依法支付报酬,签了“自愿”也不改变违法性质。
“已经调休了,不能再要钱”
再强调一遍:法定节假日加班,调休无效!必须给钱!
小李是某电商平台的客服主管,去年双十一刚结束,公司又让他在春节初三值班,节后公司通知:“给你调休三天,工资照发。”小李觉得不对劲,咨询律师后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庭审理认为:春节初三属于法定节假日,公司安排加班,即使小李同意调休,也不能免除支付三倍工资的法定义务,最终裁决公司补发小李当日三倍工资差额,并加付赔偿金。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保护的是底线权利,不是靠公司“良心发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明确法定节假日共计11天。
节假日加班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司打着“奉献”“团队精神”的旗号,悄悄抹掉你应得的权益。
记住三句话:
如果你发现自己节假日加班却只换来一句“辛苦了,下周调休”,别忍气吞声,保存考勤记录、排班表、聊天截图,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这不是计较,是捍卫你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尊严与价值。
假期不该是剥削的借口,而是权利的试金石。
该放假时放假,该上班时拿钱,这才叫公平。
—— END ——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内容结合实务案例与现行法律法规,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如有具体个案疑问,建议携带材料面询专业律师。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怎么算?调休和补钱到底谁说了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到节假日,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放假、旅游、吃喝玩乐,但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假期可能意味着——还得上班,尤其是像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