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说签小合同不用交社保,真的靠谱吗?
“律师,公司说签个小额合同就不用交社保,这操作合法吗?”说实话,这种问题在实务中还真不少见,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变着花样和员工签所谓“小额劳务合同”“临时合作协议”,嘴上说着“灵活用工”,实则是在社保问题上打擦边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到底可以签多大合同不交社保?
首先明确一点:从法律角度看,根本没有“合同金额小就可以不交社保”这种说法!社保缴纳义务和合同金额大小无关,只和劳动关系是否成立有关,哪怕只签了一块钱的合同,只要双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公司就必须依法缴纳社保。
那为什么很多企业敢这么操作呢?本质上是在赌员工不懂法,或者赌员工不会较真,有些公司会把正式员工包装成“临时工”、“合作方”,用《劳务合同》替代《劳动合同》,试图规避社保责任,但注意了——合同名称再花哨,法院和劳动监察部门看的永远是实质关系!如果你接受公司管理、按时打卡、工作内容与正式工无异,哪怕合同上写着“合作零工”,法律上依然可能认定为劳动关系。
曾经有个案子:某公司和员工签了“三个月项目协议”,金额只有5000元,公司咬定是“劳务合作”,后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通过考勤记录、工作邮件、工资支付方式等证据,认定双方实为劳动关系,最后公司不仅补缴社保,还赔了双倍工资。
所以醒醒吧——别被“合同金额小”或者“合同类型”忽悠了!只要你是在单位安排下长期、稳定、受管理地提供劳动,你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社保是你的法定权利。
📌 律师建议参考
如果你遇到公司提出“签小合同不交社保”,建议:
- 明确拒绝并保留证据:对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合同草案等都能作为未来维权依据;
- 分清“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一般适用于临时、独立、不受管理的服务(如设计师接单),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受管理的劳动;
- 及时咨询或投诉:一旦发生纠纷,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社保是强制义务,企业逃避可能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行政处罚。
⚖️ 相关法条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说到底,社保是劳动者的法定保障,不是企业可随意“协商”的优惠,不管合同金额多小、名称多“灵活”,只要事实劳动关系成立,企业就必须缴社保,千万别为了一时“方便”或“高一点现金收入”,放弃长远保障,如果你正在面临这类问题,记得:法律不保护沉默的人,主动维权才是明智之举。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如果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交流——保护权益,咱们较真一点,不丢人。
公司说签小合同不用交社保,真的靠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