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了?别急!2022年最新认定标准和赔偿金额,一篇讲明白!

普法百科34秒前1

生活嘛,难免有意外,咱们辛辛苦苦上班,最怕的就是不小心在工作中受伤,一旦出事,身体受苦不说,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可能受影响。“工伤”这两个字,看着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可不小,我就用大白话,结合2022年咱们还在适用的工伤认定标准和赔偿规定,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啥样的情况才算工伤?—— 2022工伤认定标准解读

工伤了?别急!2022年最新认定标准和赔偿金额,一篇讲明白!

首先得明白,不是在单位磕了碰了都算工伤,工伤的认定是有讲究的,根据咱们国家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也最容易被认定为工伤:

  1. 最常见的“三工”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说,你在车间操作机器,不小心被机器弄伤了手,这肯定算,这里的“工作时间”不仅指正常上班时间,像加班加点的时候也算;“工作场所”也不单单是你的工位,还包括单位内你因工作需要去的其他地方;“工作原因”就是你受伤得跟你干的活有直接关系。
  2. 上下班路上出事也算?:这个很多人关心,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也能算工伤,划重点!“非本人主要责任”,就是说交警的事故认定书里,你不能是全责或者主要责任,顶多是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者无责任,得是合理的上下班路线和合理的时间,你要是下班绕远去办私事,那路上出事就不算了。
  3. 工作时间前后,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比如说,你提前到单位,在准备开始工作的时候,比如擦机床、准备工具,不小心受伤了;或者下班后,收拾工作现场、关机器电源时受伤了,也算。
  4.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你是商场保安,在制止小偷时被打伤了。
  5. 职业病:这个比较特殊,像尘肺病、噪音聋这些,是因为长期在特定工作环境下导致的,经过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后,也能认定为工伤。
  6. 出差在外受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单位派你去外地开会,路上出了车祸,或者在外地工作时受伤了。
  7. 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的:这种虽然不是直接为了工作,但为了国家和大家,受伤了国家也认。
  8. 还有一种叫“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个“48小时”是个硬杠杠,从发病到死亡得在这个时间内,如果超过了,就比较难认定了。

也有一些情况是明确不算工伤的,比如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温馨提示:一旦发生可能是工伤的情况,赶紧告诉单位,让单位帮你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尤其是那些没给员工买社保的小老板,可能会拖着),那员工自己或者其近亲属,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去社保局申请,千万别拖过了时间!

认定为工伤后,能拿到多少赔偿?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工伤赔偿的项目挺多,一般包括以下几大块:

  1.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包括挂号费、住院费、药费、手术费等等。
  2. 康复费用: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也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住院期间的伙食费,还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和食宿费用,按当地规定标准报销。 4.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 :这是单位要给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5.护理费 :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后,生活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分三个等级: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这个是根据伤残等级来的,从一级到十级,补助的月数不一样,一级最多,十级最少,基数是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7.伤残津贴 :如果评上了一到四级伤残,退出工作岗位,就可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五、六级伤残,如果单位难以安排工作,也可以由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8.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两项主要是针对五到十级伤残的,职工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所以每个地方不太一样。 9.因工死亡的赔偿 :如果不幸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数额每年都会涨,2023年的标准已经达到百万以上了)。

注意:上面这些赔偿,很多都是建立在单位给你缴纳了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如果单位没给你交社保,那对不起,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全部由单位自己承担!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怕,单位再小,也得赔!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个简单的例子吧,这样更直观。

案例:小王是一家机械厂的操作工,2023年3月10日上午9点,他在操作车床加工零件时,不小心被飞出的铁屑划伤了右眼,单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裂伤,住院治疗了15天,单位给小王买了工伤保险。

处理过程

  1. 工伤认定: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当地社保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社保局经过调查核实,认为小王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2. 劳动能力鉴定:小王伤好得差不多了,觉得眼睛视力受影响,就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了伤残等级鉴定,最后鉴定为十级伤残。
  3. 赔偿结果
    • 医疗费:符合规定的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了。
    •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当地标准,15天一共给了几百块。
    • 停工留薪期工资:小王住院15天,医生建议出院后休息1个月,总共45天,单位按照他受伤前的月工资6000元,发了45天的停工留薪期工资,也就是6000元/月 ÷ 30天 × 45天 = 9000元。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标准是7个月的本人工资,小王工资6000元,所以是6000元 × 7 = 42000元,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后来小王觉得眼睛受伤后干精细活吃力,就跟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他还拿到了: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这个是各省规定,假设当地十级是4个月的社平工资,假设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7000元,那就是7000元 × 4 = 28000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假设当地十级是6个月的社平工资,那就是7000元 × 6 = 42000元,单位支付。

这么一算,小王除了报销医疗费和拿到停工留薪期工资外,还一次性拿到了42000 + 28000 + 42000 = 112000元的赔偿。

律师点评:这个案例是比较典型的工伤赔偿流程,核心在于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赔偿的前提,单位如果不主动申请,职工自己或家属一定要在1年内去申请,伤残等级鉴定也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赔偿金额的多少,像小王这样单位缴纳了社保的,大部分钱由工伤保险基金出,单位压力小一些,如果单位没交社保,那所有这些钱,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都得单位掏腰包。


法条链接

了解了基本情况和案例,咱们来看看核心的法律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 关于工伤待遇的具体规定,主要集中在《工伤保险条例》的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九条,涉及医疗、停工留薪期、伤残待遇、工亡待遇等。

如果想了解更细致的,比如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就要查你们省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或者相关规定了。


律师总结

好了,关于工伤认定和赔偿,今天就给大家梳理到这儿,我再给大家提炼几个核心要点,也是咱们劳动者遇到工伤时最该注意的:

  1. 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及时报告:出事了,先救人!要尽可能保留好现场证据,比如拍照、录像,找目击证人,赶紧跟单位领导或负责人报告,最好有书面记录。
  2. 工伤认定是“龙头”,千万别错过时效:单位有义务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或者单位没给你交社保不想认,你自己或者你的近亲属(配偶、子女、父母等)一定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社保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个时间非常关键,过了时效,维权就难了!
  3. 配合治疗,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如果觉得影响劳动能力,一定要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评伤残等级),这直接关系到后续能拿多少赔偿。
  4. 清楚赔偿项目和责任方:知道自己能拿哪些赔偿,哪些是社保基金出,哪些是单位出,单位没交社保?别怕,所有该赔的,单位一肩挑!
  5. 协商不成,果断维权:如果单位不配合,或者赔偿谈不拢,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工伤维权之路可能会有些漫长和复杂,但大家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保护咱们劳动者的权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工作再忙,安全第一!万一真不幸遇上工伤,也别慌,按步骤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如果真遇到具体问题,还是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最精准的指导,咱们下期再见!

工伤了?别急!2022年最新认定标准和赔偿金额,一篇讲明白!,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一审败诉别慌!二审请律师助你翻盘
« 上一篇1分钟前
×
20
2025 11

工伤了?别急!2022年最新认定标准和赔偿金额,一篇讲明白!

生活嘛,难免有意外,咱们辛辛苦苦上班,最怕的就是不小心在工作中受伤,一旦出事,身体受苦不说,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