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补助能拿多少?补助标准怎么算?单位给少了怎么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咱们普通上班族,每天辛辛苦苦上班,就盼着平平安安拿钱回家,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出了点意外,受了伤,那可真是让人揪心,这时候,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心里头最...
大伙儿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遇上工伤这档子事儿,身体受了伤,活儿干不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就“塌”了,这时候,工伤赔偿款就成了咱受伤职工和家庭最直接的经济依靠和心理慰藉,但这赔偿款到底能拿多少?万一单位耍赖不给,或者给得少了,咱们又该怎么办呢?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给咱劳动者兄弟姐妹们支支招。
首先得说清楚,工伤赔偿款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儿,它跟你的伤残等级、工资水平、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还有你是选择继续在单位干还是解除劳动合同,都有直接关系。

具体能拿多少,得等伤残等级评定下来,再一项项去算,最好是拿着你的材料,找专业的律师给你核算一下,心里就有底了。
这可能是很多工伤职工最头疼的问题,单位一句“没钱”,或者随便给点钱就想打发了事,咱可不能就这么认了!
第一步:协商!先礼后兵受伤了,第一时间要求单位给你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配合,你自己或者你的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也可以直接向当地社保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拿到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就可以跟单位坐下来好好谈赔偿的事儿了,把法律规定、你的损失都摆出来,争取和平解决,毕竟打官司费时费力,能协商解决是最好的。
第二步:协商不成,就找“劳动仲裁”如果单位还是拖着不给,或者给的钱远低于法定标准,那咱就不能客气了,直接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就是专门管劳动纠纷的,你把你的诉求(比如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等)和证据(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工资条、医疗费票据等)提交上去,仲裁委会依法作出裁决,这个过程一般45天到60天。
第三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那就“打官司”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仲裁委迟迟不出结果,别灰心,咱还可以拿着仲裁裁决书去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单位不履行法院判决,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记住几个关键点:
小王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人,月薪6000块,在一次操作机床时,不小心被机器压伤了右手,后来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 按规定,小王应得的赔偿包括:
但单位一开始只愿意给5万块私了,小王没同意,在律师的帮助下,先申请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单位支付小王各项工伤待遇共计23万余元,单位不服起诉到法院,法院也支持了小王的大部分请求,虽然过程花了些时间和精力,但小王最终拿到了应得的赔偿。
工伤赔偿,对咱受伤职工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养伤的底气、生活的希望,遇到工伤,千万别慌,也别轻易放弃。
第一,及时认定是前提,别错过了1年的工伤认定时效,这是维权的“入门证”。第二,保存证据是关键,各种票据、文书、记录,都要妥善保管,它们是你主张权利的“弹药”。第三,依法维权是途径,协商不成,就走仲裁,再不行就诉讼,法律会给你一个公道。第四,不懂就问别硬扛,法律条文复杂,流程也多,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能让你少走弯路,提高维权成功率。
咱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单位不按规矩来,咱就得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赔偿款是应得的保障,祝每一位工伤职工都能顺利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公道!
工伤赔偿款能拿多少?单位不给、给少了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伙儿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遇上工伤这档子事儿,身体受了伤,活儿干不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就“塌”了,这时候,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