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保怎么交?漏缴断缴怎么办?一文讲透企业用工的隐形红线
发工资时发现到手的钱比预期少了一截,问人事说是“正常扣了社保”,可自己压根没签过什么参保协议?或者跳槽后新单位迟迟不给上社保,打客服查记录才发现中间断了几个月?更离谱的是,有的公司干脆说“给你发现金,...
咱们老板也好,hr也罢,只要开始招人,就得面对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给员工交社保,听起来好像挺简单,“每个月打个钱、报个数”就完事了?可真到操作的时候,很多人一头雾水: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交?五险都包括啥?没签合同能不能不交?要是不小心漏缴了,补救来得及吗?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清楚。

很多人以为“试用期不用交社保”,这是大错特错!根据国家规定,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哪怕还在试用期,企业就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员工第一天上班,你就得开始准备社保开户或增员手续。
重点来了:不是“转正才交”,而是“用工即参保”,哪怕只干了一天,只要签了劳动合同、发了工资、接受了管理,劳动关系就已经成立,社保义务也随之产生。
有些老板心疼钱,想着“先观察两个月,合适再上社保”,听着像精打细算,实则埋雷,一旦员工告你未依法参保,不仅要补缴,还得赔钱,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社保不是一笔糊涂账,它其实包含“五险”:
注意: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把生育险并入医保统一管理,但保障内容不变。
这些险种中,前四项是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比例各地不同),工伤和生育保险由企业全额承担,所以别再说“让员工自己交社保”这种违法的话了——法律明确规定,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转嫁给员工。
❌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签了协议就行”
 ——没用!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无效,即使员工写了“自愿不参保”,一旦出事,企业照样要背锅。
❌ “按最低基数交,省点钱”
 ——短期省钱,长期风险巨大,如果员工将来退休金偏低、医疗报销受限,或者发生工伤后待遇不足,都可能回头追责企业未足额缴费。
❌ “兼职、实习生不用交”
 ——得分情况,如果是全日制劳动关系,哪怕是实习生,只要构成事实用工,也该参保,至于非全日制用工(比如每天工作4小时以内),可以只参加工伤保险。
现实中总有疏忽的时候:新员工忘了增员、系统报错、财务延迟付款……导致社保断了1个月,怎么办?
别慌,大多数城市允许补缴,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补缴流程一般包括:向社保局提交申请、提供劳动合同和工资凭证、缴纳滞纳金等,越早发现,越容易解决。
但如果拖太久,比如超过一年,很多地方就不让补了,这时候员工如果因此无法落户、买房、买车摇号,甚至影响生育津贴领取,都有权要求公司赔偿损失。
张女士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做行政,入职半年后查出怀孕,本该顺顺利利领生育津贴,结果发现公司前3个月没给她交社保,系统显示“断缴”。
她去找公司,公司说“马上补”,可生育津贴申领要求连续缴纳满9个月,她差1个月不达标,最终只能自费生产,且无法领取近3万元的生育津贴。
张女士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仲裁庭,法院认定:公司未及时参保,导致员工待遇受损,属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最终判决公司赔偿医疗费、生育津贴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共计2万元。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社保不是小事,一次疏忽,可能换来十倍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底线。
很多中小企业觉得“社保太贵”“流程太烦”,干脆能拖就拖、能少就少,但我要说一句扎心的大实话:逃避社保义务,省下的可能是几千块,赔出去的可能是几十万。
合法合规地为员工缴纳社保,表面上是花钱,实则是为企业筑起一道防火墙,它不仅能留住人才、提升员工归属感,更能在劳动纠纷、工伤事故、劳动监察面前,让你站得住脚、说得出口。
别再问“能不能不交”,而要问“怎么交得对、交得稳”,找个靠谱的人力资源团队,或者请专业机构代缴代办,花小钱,避大坑。
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从来不会在社保上抠门。
你对员工有多用心,企业走得就有多远。
怎么给员工交社保?漏缴断缴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咱们老板也好,hr也罢,只要开始招人,就得面对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给员工交社保,听起来好像挺简单,“每个月打个...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