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员工交社保?漏缴断缴怎么办?
咱们老板也好,HR也罢,只要开始招人,就得面对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给员工交社保,听起来好像挺简单,“每个月打个钱、报个数”就完事了?可真到操作的时候,很多人一头雾水: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交?五险都包括啥...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公司刚招了几个新人,老板一拍脑袋说“先上着班,社保下个月再说”;或者财务突然发现去年有个员工的社保少交了几个月,现在补缴要加滞纳金……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到底该怎么给员工交社保?漏缴、断缴又该怎么办?
这事儿啊,真不是小事,社保不仅仅是“五险”这么简单,它背后连着的是员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大保障,企业不依法缴纳,轻则被责令补缴,重则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影响企业征信,更别提员工一旦出事,比如工作中受伤,公司得自己兜底赔几十万。

所以啊,给员工交社保,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法律义务。
很多老板觉得试用期不用交社保,这是大错特错!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哪怕还在试用期,也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员工第一天上班,你就该去社保局开户或增员了。
举个例子:小李3月1号入职,公司拖到4月才给他交社保,结果3月20号小李骑车上班路上摔伤,被认定为工伤,但由于当时没有工伤保险,所有赔偿费用——医药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全部由公司承担,这一笔账算下来,十几万没了。
你说冤不冤?其实只要按时参保,这些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有的企业为了省钱,只给员工交“三险”(养老、医疗、失业),不交工伤和生育;或者按最低基数交,远远低于员工实际工资,这些都是违规操作。
社保缴费基数是有上下限的,一般以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准,工资高,缴得多;工资低,缴得少,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标准,而且五险缺一不可,尤其是工伤保险——它是法定强制险,哪怕员工签了“自愿放弃声明”,也属无效。
记住一句话:员工签字不要社保,法律照样追你责任。
现实中难免出现疏忽,比如人事变动、系统延迟、财务漏报,一旦发现漏缴,别拖,赶紧补!
补缴流程一般是:
注意:补缴可以追溯,但有些待遇是“过期作废”的,比如生育津贴,要求分娩前连续参保满一定月份(通常是12个月),如果中间断了,就算后面补上了,也可能领不到钱。
还有医保,断缴超过三个月,很多城市会重新计算等待期,期间看病全自费,这对员工打击很大,最后怨气也会转嫁到企业头上。
所以啊,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规范,建议企业每月固定时间核对参保名单,新员工及时增员,离职员工及时减员,避免“人走了还在缴”或“人在岗没参保”的尴尬。
杭州有家连锁餐厅,为了控制成本,三年里给30多名服务员都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且未缴工伤保险,后来一名厨师在后厨滑倒,腰椎骨折,鉴定为九级伤残。
员工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查出单位未实额参保,责令补缴并处罚款5万元,原本应由工伤保险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万余元,全部由公司承担。
更糟的是,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引发集体维权,其余员工纷纷要求补缴差额,这家餐厅不仅赔了近百万元,还被列入社保失信名单,贷款受限,连锁扩张计划直接搁浅。
你看,省下的那点社保钱,连零头都不够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很多老板把社保当成“可选项”,觉得是额外负担,但我要说一句扎心的话:逃避社保的企业,走不远。
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表面上是支出,实则是风险防控、团队稳定和企业信誉的基石,一个愿意为员工负责的公司,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心。
请把“怎么给员工交社保”这个问题,从“能不能省”转变为“怎么做好”。
建立规范的人事流程,定期审计社保缴纳情况,必要时请专业机构协助,别等到员工告上仲裁庭,才后悔当初没上心。
毕竟,法律不会因为“我不知道”而网开一面,但你可以,因为“我早知道”,而安然无恙。
温馨提示:如果你是初创企业主或HR新手,建议每年做一次“社保合规体检”,花一天时间梳理,可能帮你避开未来三年的大坑。
怎么给员工交社保?漏缴断缴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公司刚招了几个新人,老板一拍脑袋说“先上着班,社保下个月再说”;或者财务突然发现去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