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润率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白搭!
账面上明明进账不少,年底一算,兜里却没剩下几个钱?生意做了好几年,客户不断,订单不停,可总觉得“忙得要死,挣得不多”,如果你正被这种“虚假繁荣”困扰,那今天这堂课你真得好好听一听——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
账上看着进账不少,年底一算,口袋还是空的?明明订单不断、客户络绎不绝,可公司就是“看起来很赚钱,实际没攒下钱”,如果你也遇到这种“虚假繁荣”,那很可能问题出在——你根本没搞清楚自己的毛利润。
别急着翻财务报表,先来听我说句大实话:不会算毛利润的老板,等于在赌命经营。

很多人一提到“赚了多少”,第一反应是看“总收入”,比如这个月卖了10万块的产品,就觉得“哇,我赚了10万”,错!大错特错!
毛利润(Gross Profit)不是总收入,也不是净利润,它是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后的那部分钱,说白了,就是你卖东西真正“挣到手”的第一道利润。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你开了一家手工奶茶店,这个月卖了3000杯奶茶,每杯20元,总收入6万元。
但你用了茶叶、奶精、杯子、吸管……这些原材料花了2.4万元。
那你的毛利润是多少?
6万 - 2.4万 = 3.6万元。
这3.6万,才是真正支撑你房租、工资、水电、推广等后续开支的“弹药”,如果连毛利润都算不清楚,你怎么知道该不该涨价?该不该换供应商?该不该扩大规模?
记住这个公式,把它贴在你办公室墙上:
毛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COGS)
这里的“销售成本”不是所有支出,而是和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
而像房租、管理费、广告费、老板工资这些,属于“期间费用”,不算在内——它们影响的是净利润,不是毛利润。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因为很多小老板把所有开支都往“成本”里塞,结果毛利润率算出来低得吓人,误以为生意不行,其实只是分类错了。
光看毛利润数字还不够,你还得算毛利率:
毛利率 = (毛利润 ÷ 销售收入)× 100%
继续上面的奶茶店例子:
3.6万 ÷ 6万 = 0.6 → 毛利率60%
这意味着,每卖出1块钱的奶茶,你有6毛钱是“真赚到”的,剩下的4毛覆盖直接成本。
如果你的毛利率常年低于20%,哪怕销量再大,也可能是在“用辛劳补贴供应链”。
我去年接触一位做私房蛋糕的李姐,她做了三年,年收入近百万,但存款不到十万,她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做生意”。
我们帮她梳理账目后发现:她的销售收入每年85万,但原材料、包装、兼职烘焙师工资加起来高达68万。
毛利润只有17万,毛利率仅20%。
更糟的是,她每月还要支付7000元场地费、3000元推广费、2万人工……最终净利润几乎为零。
问题出在哪?
她为了“性价比”标签,一直压低售价,用中高端原料,结果成了“高成本、低毛利”的典型。
我们建议她:
半年后,她的销售收入降到70万,但毛利润反升至28万,毛利率飙升到40%,不仅轻松覆盖运营成本,还开始筹备第二家店。
你看,不是生意不好,是利润结构没理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这意味着,你申报的成本必须真实、合理、与收入直接相关,虚增成本、混淆费用类别,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涉嫌偷税。
《会计法》第十三条明确要求:
别为了“省事”就把房租算进销售成本,合规的财务体系,是从正确计算毛利润开始的。
各位创业者、小微老板,听我一句劝:
财务管理不是财务人员的事,是老板的生死线。
毛利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是你企业的“呼吸频率”,它告诉你:
别再只盯着流水看了,从今天起,每月第一件事:拉一张毛利润表。
收入多少?直接成本多少?毛利率是多少?
连续三个月对比,你会看到一个从未看清的真相。
赚钱的能力,始于算账的清醒。
你不理利润,利润终将不理你。
—— END ——
毛利润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是白忙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账上看着进账不少,年底一算,口袋还是空的?明明订单不断、客户络绎不绝,可公司就是“看起来很赚钱,实际没攒下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