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怎么算?搞不清这个,赚再多也像在白忙活!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年底一算账,营业额看着挺高,可兜里没剩几个钱?或者开了一年店,客户不少,订单不断,结果一问朋友:“今年利润怎么样?”自己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别急,这不怪你,很多做生意的人,甚...
账上看着流水哗哗进,月底一算账,却发现没剩几个钱?生意做了大半年,客户也不少,可就是攒不下钱,这时候你得问自己一句: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赚钱?还是只是“看上去很忙”?
其实啊,很多人做生意,最常忽略的一个核心指标,—毛利率。
别一听“财务术语”就头大,今天咱不整那些绕来绕去的公式堆砌,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毛利率到底是啥?怎么算?它为啥能决定你能不能真正把钱揣进兜里?
先打个比方。
你开个小面馆,一碗牛肉面卖25块,成本呢?面条、牛肉、汤底、配菜、燃气、一次性碗筷……加起来差不多10块钱,那这一碗面,你赚了15块对吧?
但注意!这15块不是纯利润,它叫毛利。
而毛利率,就是这个毛利占售价的比例:
毛利率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 100%
套上面的例子:
(25元 - 10元)÷ 25元 × 100% =60%
也就是说,你每卖出一碗面,有60%的钱是“挣出来的”,剩下的40%是用来覆盖原材料的。
听起来不错?但别急着高兴,这60%的毛利,还要去填房租、水电、人工、营销这些“费用大坑”,等这些都扣完,剩下的才是你真正的净利润。
所以你看,毛利率就像是你的“赚钱能力体检报告”——它告诉你:你的产品本身有没有竞争力,值不值得卖。
我有个做电商的朋友,卖一款网红保温杯,单价99元,一个月卖了5000单,营业额快50万,听着挺风光吧?
结果一算成本:进货价45元,平台抽成8%,推广费平均每单20元,物流包装5元……你算算:
这还没算客服工资、仓储、退货损耗……最后净利润可能连5%都不到。
你说他累不累?每天盯着广告投放、优化详情页、处理售后,结果一年到头,相当于给别人平台和快递公司打工。
反观另一个做高端定制家具的朋友,客单价高,毛利率常年保持在65%以上,哪怕订单少,一年也就几十单,但每一单都能稳稳落袋为安。
所以啊,收入数字再好看,不如毛利率实在,它才是你生意能否持续的“命门”。
当然可以参考!
但这不代表你非得挤进这些赛道,关键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会算自己的“真实毛利率”。
很多人亏就亏在——只看“卖出去了”,不看“赚回来了没有”。
去年,李姐花了38万加盟某网红火锅品牌,总部承诺“三个月回本”,开业前两个月确实火爆,日流水两三万。
可第三个月她请了个会计朋友帮忙查账,发现惊人真相:
一算下来,虽然客单价人均120元,但销售成本高达68元,实际毛利率只有4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5%-60%。
更惨的是,总部承诺的“流量支持”根本没兑现,后期全靠自己投广告,推广费又吃掉一大块。
最终李姐撑了一年多,黯然关店,38万打水漂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问题出在哪?不是她不努力,而是从一开始就没人告诉她:你的毛利率被锁死了。
加盟商往往被“品牌光环”吸引,却忽略了最关键的财务模型,而合同里那些看似合理的条款,早就悄悄压低了你的盈利能力。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十一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第二十三条规定:
“企业应区分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成本,并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毛利。”
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体户还是公司,只要发生经营行为,就必须清晰核算收入与对应成本,从而准确计算毛利率,这不仅是内部管理需要,也是对外披露和税务合规的基本要求。
尤其在涉及加盟、合作、分成等商业安排时,若对方隐瞒或模糊成本构成,可能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创业者热血上头,却被一个简单的“毛利率”绊倒。
我想告诉你的是:
真正的商业清醒,不是看你有多忙,而是看你每一分钱赚得明不明白。
毛利率就像一面镜子,照得出产品定价合不合理、供应链控不控制得住、商业模式能不能持续。
下次当你准备开一家店、推一款产品、接一个项目之前,请先坐下来算一笔账:
“我卖这一单,原材料多少钱?其他硬性成本多少?我能留下多少?”
如果连这个问题都说不清,再热闹的生意,也可能是一场空欢喜。
会赚钱的人,不一定收入最高;但一定知道,每一分钱是怎么来的。
别让忙碌掩盖了亏损,别让表面繁荣骗了自己。
从今天起,学会看懂毛利率——它是你通往真正盈利的第一道门。
账上看着流水哗哗进,月底一算账,却发现没剩几个钱?生意做了大半年,客户也不少,可就是攒不下钱,这时候你得问自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