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到底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是白忙活!

普法百科34秒前1

账面上看着挺赚钱,结果一到年底一算总账,发现兜里没剩几个钱?或者明明接了一大堆单子,团队累得半死,可银行账户就是不见涨?如果你干的是生意,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主、个体户、电商卖家、自由职业者,那这个问题你一定深有体会。

问题很可能出在——你根本没把“毛利”算清楚。

毛利到底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是白忙活!

别一听“毛利”就觉得是财务术语,离自己很远,说白了,毛利就是你卖一件东西,刨去直接成本后,真正落进你口袋的那部分钱,它不是营业额,也不是净利润,而是中间最关键的一步,不会算毛利,就像开车不看油表,迟早趴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卖一款手工皂,售价50元,原材料加包装一共花了20元,快递费8元,那这件产品的毛利是多少?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30块啊!”错!快递费是不是跟每一单直接相关的?是,那它当然要算进“直接成本”里,所以真正的毛利是:50 - 20 - 8 =22元,这22元,才是你能用来覆盖房租、工资、广告、水电等其他开支的“弹药”。

再深入一点,很多人只算材料成本,忽略了“变动成本”,比如代运营佣金、平台扣点、打包人工、物流波动……这些都会吃掉你的毛利,你以为一单赚30,实际可能只赚15,甚至亏本。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连“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分不清,房租、工资是固定成本,不管你卖不卖都得付;而材料、运费、推广费是变动成本,随销量浮动,毛利要先覆盖变动成本,剩下的才能去填固定成本的坑,只有填完所有坑,才叫“盈利”。

毛利的本质,是你生意的呼吸空间,毛利高,你才有底气打价格战、做推广、试新品;毛利低,哪怕销量冲上天,也可能只是“为房东和平台打工”。

那怎么算才准?记住这个公式:

毛利 = 销售收入 - 直接成本(含材料、生产、物流、平台佣金等)
毛利率 = (毛利 ÷ 销售收入)× 100%

建议你每个月都拉一次产品级的毛利表,别只看整体营收,你会发现,有些爆款其实毛利极低,反而是小众品悄悄扛着利润,这时候你才知道,该砍什么,该推什么。

别再凭感觉做生意了,算不清毛利,等于蒙眼狂奔,方向错了,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


以案说法|奶茶店老板月入10万,年底却倒欠房租?

老张开了一家网红奶茶店,高峰期日销上千杯,月流水近百万,朋友都说他发财了,可到了年底,他却愁眉苦脸:账上没钱,还欠着三个月房租。

我们帮他一盘账:一杯奶茶卖25元,原料成本6元,杯子吸管2元,外卖平台抽成15%(3.75元),骑手配送补贴2元,光这些直接成本就13.75元,一杯毛利只剩11.25元,毛利率仅45%。

但他没算清的是:每卖出一杯,还得承担电费、设备折旧、店员工资的分摊,这些虽是固定成本,但必须由毛利来覆盖,结果他每月毛利约13万,固定成本却高达15万——毛利连固定成本都盖不住,越卖越亏

更糟的是,他为了冲量疯狂做满减活动,客单价下降,毛利进一步缩水,最后才发现,所谓“火爆”,不过是现金流假象。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收入≠赚钱,毛利才是生死线


法条链接

虽然“毛利”本身不是法律概念,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区分“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准确核算经营成果,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条,纳税人必须依法设置账簿,真实、完整地反映成本、费用、收入情况,若因成本核算不清导致少缴税款,可能面临补税、滞纳金甚至行政处罚。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九条规定,合同履行中涉及价款结算的,应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合理定价,若企业虚报成本、隐瞒毛利,在对赌协议、股权融资或合伙分红中极易引发纠纷。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因为不懂基本财务逻辑,倒在黎明前,毛利不是财务人员的事,而是每个经营者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它不仅是数字,更是你决策的依据:定价能不能降?推广敢不敢投?新品值不值得做?

没有毛利的规模,都是泡沫;没有现金流的利润,都是幻觉,从今天起,别再问“赚了多少”,先问“毛利多少”,把每一笔成本掰开揉碎算清楚,你的生意才算真正上了轨道。

赚钱不容易,但至少,别让自己辛苦一场,最后只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毛利到底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是白忙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自己起诉经济纠纷行不行?不请律师的风险与应对
« 上一篇1分钟前
×
15
2025 11

毛利到底怎么算?搞不清成本结构,赚再多也是白忙活!

账面上看着挺赚钱,结果一到年底一算总账,发现兜里没剩几个钱?或者明明接了一大堆单子,团队累得半死,可银行账户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