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会坐牢吗?这3个关键点很多人搞错了!
信用卡、网贷、房贷一时周转不开,拖了几个月没还上,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吓得手心直冒汗——“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 别慌,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张律师,我贷款逾...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就是各种催收电话轮番轰炸,更吓人的是,有人跟你说:“再不还钱,法院要判你坐牢!”
听到这话,是不是瞬间慌了神?贷款逾期,真的会被抓去拘留甚至坐牢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别再被误导了!
首先得说一句大实话:单纯因为贷款还不上、逾期被银行或网贷平台起诉,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坐牢的。
是的,你没听错——欠钱本身不犯法,哪怕拖着不还,也不等于犯罪。

那为什么还有人说“欠钱会坐牢”呢?这里头有个巨大的认知误区,把“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混为一谈了。
我们来打个比方:你跟朋友借了两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直拖着没给,朋友急了,把你告上法院,法院判你还钱,可你还是赖着不还,这时候,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你的工资、查封你的银行卡,甚至把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但不会因为你欠钱就直接抓你进去蹲号子。
除非——你做了这几件事:
所以你看,真正让你“进去”的,不是“欠钱”这个行为本身,而是你在欠钱之后干了哪些违法的事。
现在很多人害怕被“起诉=坐牢”,其实是被一些不专业的催收话术吓到了,他们动不动就说:“再不还钱就移交公安,要抓你!”其实大多数时候,这只是施压手段,唬人的成分居多。
真正走到法院阶段,也基本是民事诉讼流程:原告(银行或金融机构)起诉你偿还本金+利息+违约金,法院开庭审理,作出判决,如果你不服,还能上诉,整个过程讲证据、讲程序,不会因为你暂时没钱就给你戴上手铐。
但别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虽然不坐牢,但后果依然很严重:
所以说,不怕坐牢,但怕影响一生。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2020年通过某网贷平台借了8万元,刚开始还能按时还,后来生意失败,彻底断供,平台多次催收无果后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小李偿还本息共计约10.5万元。
判决生效后,小李不仅没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换了手机号、搬离原住址、把名下唯一一套房过户给了表哥,执行法官几次上门扑空,调查发现房产转移存在明显规避执行嫌疑。
后来法院认定其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小李被抓捕归案后,吓得当场认错,赶紧筹钱还清债务,并请求从轻处理。
因他及时履行义务且系初犯,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但他这一折腾,不仅赔上了信用,还差点真的进了看守所。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把自己逼上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朋友们,现实生活中谁还没个难处?一时周转不开,贷款逾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逃避、听之任之。
你要明白:债务不会因为你不接电话就消失,官司也不会因为你躲起来就不判。
正确的做法是:
✅ 主动联系债权人,说明困难,争取分期或展期;
✅ 收到传票不要装看不见,积极应诉,表达还款意愿;
✅ 判决后尽量履行,哪怕一点点还,也能避免被列为失信人;
✅ 真的无力偿还,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看看是否符合“个人破产”试点条件(目前部分城市已试行)。
记住一句话:法律保护的是权利,但也惩罚恶意。
只要你诚实守信、积极沟通,哪怕现在身处低谷,也有翻盘的机会。
但若心存侥幸、刻意赖账,迟早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欠债不可怕,怕的是失去面对的勇气。
愿你早日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主动权。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就是各种催收电话轮番轰炸,更吓人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