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会坐牢吗?这3个关键点很多人搞错了!
信用卡、网贷、房贷一时周转不开,拖了几个月没还上,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吓得手心直冒汗——“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 别慌,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张律师,我贷款逾...
咱们生活中谁还没个急用钱的时候?亲戚朋友开口借几千、几万块,碍于情面,二话不说转过去,可等你催还的时候,对方开始“装失联”“说没钱”“等发工资”……拖着拖着,人也找不到了,电话拉黑,微信屏蔽——这下可真是遇到“老赖”了。
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在嘀咕:他欠钱不还,是不是犯法?能不能让他坐牢?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个问题——借钱给老赖,到底能不能让他进去“住几天”?
先说结论:一般情况下,单纯欠钱不还,不会坐牢。
你没听错,从法律上讲,借钱不还是典型的民事纠纷,属于《民法典》管的范畴,而不是刑法的事儿,法院判他还钱,他拒不执行,那也是“执行难”的问题,不是直接构成犯罪。
但!这里有个超级重要的转折——
如果他在借钱时就没打算还,或者借完钱故意转移财产、玩失踪,那就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时候,真有可能进局子!
换句话说:
👉欠钱是道德+民事问题;
👉骗钱+躲债,才可能是刑事犯罪。
我给你划几个重点,帮你判断对方是不是已经踩进了“刑事责任”的雷区:
借钱时就有骗的故意
比如他明明负债累累、工资被冻结,还编造“投资项目”“孩子生病”等理由,让你心软打款,实际上钱一到账就拿去挥霍或还私人高利贷——这种就是典型的诈骗。
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还玩“金蝉脱壳”
你起诉赢了,法院判他还钱,但他名下突然“啥都没有”:车过户给亲戚,房偷偷卖掉,工资换卡领……这就是“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涉嫌拒执罪,最高可判七年!
恶意逃避债务,长期隐匿行踪
不仅不接电话,还换个身份生活,甚至办假身份证、用他人账户消费,这就不仅仅是“赖”了,而是涉嫌妨碍司法、伪造证件等多重罪名。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当事人李女士借了18万给多年闺蜜,说是“开奶茶店周转”,还写了借条,约好半年还清,结果半年后,对方不仅没还,连店都没开,手机停机,朋友圈清空,老家人都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李女士起诉,法院判决胜诉,执行阶段发现,对方早在判决前就把名下唯一房产低价卖给了表弟,车子也过户到母亲名下。
我们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证据链:聊天记录显示她明知无还款能力仍借款、转账记录、房产交易异常等。
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房子也被依法追回拍卖,部分款项返还给李女士。
你看,不是所有老赖都能逍遥法外,关键是你得会留证据、懂程序、敢追到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出借人可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朋友们,借钱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常常只凭感情办事,忘了法律保护。
记住这几句话:
✅写借条要规范:姓名、身份证号、金额、利息、还款时间、用途都要写清楚,最好有转账记录佐证。
✅保留沟通证据:微信、短信、通话录音,都是未来维权的关键。
✅及时起诉不拖延:诉讼时效只有三年,别等到对方跑路才想起来打官司。
✅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耍赖,立刻申请查控财产,必要时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你每一次忍让,都是在纵容失信;你每一次果断行动,都是在捍卫公平。
下次再有人欠你钱不还,别只会在朋友圈发“心寒”“看错人”,拿起法律武器,让他知道:
你可以善良,但必须有锋芒。
——我是张律,一个帮你把“人情债”变成“法律账”的执业律师。
借钱给老赖不还会坐牢吗?关键看这一点,很多人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生活中谁还没个急用钱的时候?亲戚朋友开口借几千、几万块,碍于情面,二话不说转过去,可等你催还的时候,对方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