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被拖欠,法院都强制执行了,钱就能到手了吗?
哎,这位朋友,我知道,辛辛苦苦干活,工资却被拖着不给,那种滋味儿,真是太憋屈了!好不容易仲裁赢了,法院也判了,现在终于走到“法院强制执行”这一步,心里是不是既期待又有点打鼓:这钱,这下总能到手了吧?...
哎,说起拖欠工资这事儿,真是能把人逼疯!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老板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拿到了判决书,以为终于能松口气,结果对方还是赖着不给,没办法,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可这强制执行,是不是就意味着咱们的血汗钱一定能稳稳当当拿到手呢?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啥叫“强制执行”?说白了,就是法院出面,用国家的强制力,帮咱们把判决书上写的钱给要回来,这可是咱们劳动者维权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了,你想啊,自己要了无数次都要不回来,现在有法院撑腰,心里多少能踏实点。
强制执行了,不代表钱就一定能立马到账,更不代表一定能全额拿到。这可不是给大家泼冷水,是想让大家心里有个谱,为啥呢?
这里面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执行不能”,啥意思?就是说,经过法院的调查,那个老板或者公司,是真的没钱了,名下也没房没车没存款,甚至连机器设备都抵押出去了,或者公司已经是空壳一个,破产清算了也没啥剩余财产,这种情况下,法院也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种就叫“执行不能”,属于客观上确实拿不到钱。
另一种是“执行难”,就是说,老板或者公司明明有钱,但是想方设法藏起来了,或者转移了,比如把财产转到亲戚朋友名下,或者搞些“阴阳合同”,这时候,法院就得下功夫去查,去追,去冻结,去拍卖,这个过程可能就比较漫长和复杂了。
咱们劳动者在“强制执行”阶段,能做些啥呢?可不能光等着法院通知。
积极配合法院提供线索:法院的人手也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啥都知道,咱们作为申请人,要尽可能地向法院提供老板或者公司的财产线索,你知道他偷偷买了辆车登记在他老婆名下,或者他在哪家银行有账户,甚至知道他偷偷藏了一批货在哪儿,这些线索都非常重要,能大大提高执行的效率。你提供的线索越具体,法院执行起来就越有方向。
多跟执行法官沟通:案子到了执行法官手里,咱们可以主动跟法官联系,问问案子的进展情况,了解一下目前遇到了什么困难,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去添乱。
如果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立马告诉法院:有些老板狡猾得很,知道要被执行了,就赶紧把财产转移,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并告诉执行法官,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制裁措施,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了解“终本”和“恢复执行”:如果法院查了一圈,确实没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终本”,这时候别慌,“终本”不是说案子就彻底黄了,咱们的债权还在,以后只要发现对方有新的财产线索,随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这个权利一定要记住!
所以啊,“拖欠工资已强制执行”,这只是维权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代表终点。咱们既要有信心,相信法院会尽力帮咱们维护权益,也要有耐心,因为执行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更要积极行动起来,不能完全被动等待。
“拖欠工资已强制执行”是咱们劳动者维权的有力武器,但它不是万能钥匙,能否顺利拿到工资,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被执行人(也就是欠薪的老板或公司)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咱们一方面要对法律有信心,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也要擦亮眼睛,尽可能提供线索,并且做好长期维权的心理准备。咱们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挣来的,合法权益一定要坚决维护到底!只要咱们不放弃,积极行动,就总有希望把属于自己的血汗钱拿回来!
工资被拖欠,法院都强制执行了,钱就能到手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说起拖欠工资这事儿,真是能把人逼疯!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老板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