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最聪明?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用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账户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承担法律责任。” 那一刻,心一沉,手一抖——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我...
说实话,现在谁还没背点贷呢?房贷、车贷、信用卡、消费贷……生活压力一大,手头一紧,偶尔晚还几天,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你知道吗?银行那头的系统可不这么想——你晚还一天,它可能就已经记上了“逾期”两个字。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咨询,客户小林急得声音都在抖:“律师,我前两天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如果再不处理,就要上报征信了!我现在特别怕,是不是信用全毁了?还能补救吗?”
我先让他深呼吸,然后告诉他:别慌,大多数情况下,还有转机,关键是你怎么回这条短信,以及接下来怎么做。
很多人以为,贷款逾期就是“完了”,其实不是,银行发来的催收短信,尤其是初期的提醒类信息,往往不是“死刑判决”,而是一次最后的机会,这时候你的回应方式,直接决定了后续是“轻拿轻放”还是“步步紧逼”。
我见过太多人收到短信后情绪上头,回一句“我知道了!”、“催什么催!”甚至直接拉黑,这种反应只会让事情恶化,银行系统看到的是“消极回应”或“无回应”,自动升级为“高风险客户”,下一步就是电话轰炸、上报征信、甚至法务介入。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及时、礼貌、主动沟通。
你可以这样回复:
“您好,我是XXX(姓名),已收到您关于贷款逾期的通知,因近期临时资金周转问题未能按时还款,对此深表歉意,目前正在积极筹措资金,预计X日内可完成还款,恳请暂不上报征信,并给予宽限处理,感谢理解。”
短短几句话,传递了三个关键信息:
这种回复,大概率会让银行暂停上报流程,给你缓冲时间。
光回短信还不够,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承诺的时间内把钱还上。
我建议所有收到逾期提醒的人:
银行不怕你穷,就怕你“失联+无视”,只要你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态度,90%的情况都能协商解决。
去年有个案例让我印象很深,当事人张先生因为疫情失业,房贷断供两个月,某天早上醒来,手机弹出一条短信:“您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于48小时内结清,否则将依法追偿并上报央行征信。”
他第一反应是删掉,装作没看见,后来实在扛不住压力,打电话给我,我们当天就拟了一封书面说明,附上失业证明,并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提交,同时回复了那条短信,承诺三个月内补足欠款。
结果呢?银行不仅没有上报征信,还给他办理了为期6个月的“延期还本付息”方案,现在他已经重回岗位,贷款也恢复正常还款。
你看,一条短信,两种结局——取决于你怎么应对。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明确: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这意味着:逾期本身不可怕,但一旦被正式记入征信,影响将持续五年。而在报送前的“窗口期”,你完全有机会通过沟通避免这一后果。
说到底,贷款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你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它会不会变成“人生污点”。
我想告诉你三句话:
下次再收到那种让你心跳加速的逾期短信,别急着删,也别慌,深呼吸,拿起手机,认真写一条回复——那不只是文字,是你对自己信用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温柔托举。
毕竟,生活总有风雨,但真正的成熟,是在雨中学会撑伞。
贷款逾期了别慌,一条短信能救你?怎么应对才最聪明?,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现在谁还没背点贷呢?房贷、车贷、信用卡、消费贷……生活压力一大,手头一紧,偶尔晚还几天,好像也不是什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