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沭阳法务登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启动司法程序,影响征信!”——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可你明明没贷过款,也没签过...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用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账户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承担法律责任。”
那一刻,心一沉,手一抖——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我根本没借钱啊!是不是诈骗?还是系统出错了?更可怕的是,会不会真的影响我的信用记录?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类似纠纷的执业律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带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这类短信到底从哪儿来?是真是假?你该信吗?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首先得明白一点:不是所有“逾期短信”都是真的。现在信息泄露严重,骗子掌握了你的手机号、姓名甚至身份证号,伪造一条“贷款逾期”短信轻而易举。
真短信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而假短信往往套路满满:
所以第一反应不是慌,而是冷静核查:
👉 打开你常用的借贷APP(如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等)查看账户状态;
👉 拨打对应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别信短信里的号码!)人工核实;
👉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个人信用报告,看是否有不明贷款记录。
最可怕的不是逾期,而是你根本没申请过贷款,却被放款了,这种情况叫“冒名贷款”或“身份盗用贷款”,现实中并不少见。
常见场景包括:
一旦发现名下有不知情的贷款,立刻做三件事:
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你说这笔贷款不是你办的,就得拿出证据,所以报警回执、笔迹鉴定、人脸识别记录、位置轨迹等都可能成为你洗清嫌疑的“救命稻草”。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李女士某天收到一条短信,说她在某网贷平台借了80万,已逾期90天,即将被起诉,她吓得差点晕过去——她连那个平台都没注册过!
我们第一时间调取她的征信报告,发现确实有一笔80万的消费贷记录,但通过技术手段还原操作日志,发现注册IP在广西,而李女士那段时间一直在北京上班。
更关键的是,平台留存的“人脸识别视频”存在明显剪辑痕迹,且签名笔迹与她本人完全不符。
我们向平台发律师函,同时报警,最终平台承认审核漏洞,撤销贷款,并对内部风控人员追责,李女士的征信也顺利修复。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被贷款”,沉默等于认账,反击才能自保。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你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作为从业多年的法律人,我想告诉你:
接到“贷款逾期”短信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应错误。
✅ 正确做法是:
这个时代,个人信息就是“第二张脸”。
你要学会像守护钱包一样,守护自己的身份安全。
别让别人的贪婪,毁了你十年积累的信用。
你不怕事,事才怕你。
有问题,找专业的人,一步到位解决。
—— END ——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最聪明?,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用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账户已严重逾期,请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